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万亿元的目标,并计划 2030 年全面建成高效规范的循环体系,实 现再生材料对原生资源的大规模替代。为实现这一蓝图,中央通过二十届三中 全会顶层部署,建立循环经济统计评价体系与全链条数据平台,推动京津冀、 长三角等区域建成 15 个国家级"无废城市"集群,同步实施工业固废资源化技术 攻关专项,2024 年突破冶金渣制备低碳水泥等 48 项关键技术。市场机制创新 方面,2024 年 10 月 18 日揭牌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整合 8000 项,单家企业碳核算成本下降 80%; 深圳市联合华为、腾讯开发 AI 碳核算引擎,将碳足迹报告生成时间从 30 天压缩 38 至 3 天,数据误差率低于 5%。该模式已复制至长三角(苏州工业园)、京津冀 (天津经开区)等地,2024 年全国通过区域平台认证的产品碳标签超 1.2 万项, 中小企业碳管理覆盖率从 15%提升至 40%,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碳规则衔接奠定基 础。 碳普惠交易规模突破 10 万吨;重庆“碳惠通”平台将林业碳汇、湿地修复纳入 核算范围,开发碳汇质押融资产品,2024 年生态修复项目融资超 5 亿元;全国 碳普惠方法学互认试点启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实现核算规则互通,跨 区域减排量交易占比提升至 15%。 构建可持续普惠生态势在必行。尽管进展显著,碳普惠机制仍面临多重挑战: 2024 年全国地市级平台覆盖率仅 30%,中西部地区多数城市尚未启动建设;80%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年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 行”,因此未来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将进入超高速发展阶段。 图11 我国现货市场试点区域分布图 数据来源:EESA 2025 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从政策区域来看,我国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储能政策发布最为密集。其中,广东省发布源网侧储 能相关政策62条,排名第一,补贴类政策10条,是我国补贴类政策发布最多的省份。 图12 2024年源网侧储能政策发布区域统计(top10) 力推动数据的可信流转与交易探索,在融资场景技术服务中也可以精准地向资金方传递储能电站的电 池健康度、收益等关键信息,助力融资需求的顺利实现。例如,某厂商在搭建基于虚拟电厂和电力交 易的综合能碳服务平台后,已成功帮助100多个位于长三角地区的站点接入虚拟电厂服务,并借助 “loT+区块链”技术,实现了设备数据的可信采集与流转,为资方和保险公司的建模分析提供了有力支 撑。当前,该厂商已实现上链的储能设备容量达200+MWh,显著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2025)形成一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探索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解 决方案和应用标杆,形成一系列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为政府、企业提供基于 区块链的可信碳交易与碳中和管理示范应用,项目成果将在京津冀、长三角两个 重点区域开展监测示范,并在北京、江苏选取 4 个国家级园区开展园区碳中和管 理示范。 建立碳账户评价机制,依托智能化大数据平台,建立动态精准的企业碳“画 像”。银行企业碳账户是银行将企0 积分 | 40 页 | 1.52 MB | 5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燃料电池汽车、车网互动、智能微电网等工作,组织开展一批交通 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创新项目建设。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疆煤外运通道、国家高速公路 主线扩容改造等重大工程,打造(近)零排放运输通道样板。在丹江口库区、长三角等地 区打造区域性船舶电动化先行区。建设一批(近)零碳服务区、港口等重点工程。 十、加强组织实施 各有关单位要加强谋划部署,压实工作责任,健全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切实抓好本意 见贯彻落实。完善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3)2023 中国 华翊量子 离子阱 11 量旋云 量旋科技 2022 中国 量旋科技 核磁共振 超导 核磁2、3、5 超导 8 中移动“五 岳”量子云 中国移动云能力 中心 2023 中国 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 中科院物理所 北京量子院 启科量子 超导 超导 超导 离子阱 20 21 429(4台总和) 20 华为HiQ量 子云 华为 2018 中国 华为 模拟器 全振幅 4210 积分 | 184 页 | 18.33 MB | 6 月前3
共 5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