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3)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 展展望 2025/02 全球量子计算产业 发展展望 2025/02 量子科技年度系列报告 2025 当人类文明迈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量子计算已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科 学畅想,而是成为重塑全球科技版图的核心变量。2024年,谷歌"Willow" 量子处理器与中国"祖冲之三号"芯片的相继问世,标志着量子计算正式进 入中美双极竞速的新纪元。2025年,这场关乎未来技术主权的博弈将迎来 历史性转折——技术突破、产业融合与地缘战略的交织,正在为全球量子 计算格局写下新的注脚。 美国凭借其深厚的芯片技术积淀与算法创新能力,构建了量子计算领 域的"技术护城河"。从IBM的量子体积突破到谷歌的纠错算法迭代,美国企 业依托顶尖人才池、资本聚合效应和开放的创新生态,持续巩固硬件与软 件的双重优势。然而,技术壁垒并非不可逾越的高墙。中国以举国体制为 支撑,在量子网络、超导、离子阱技术等领域实现差异化突围,未来更可 可 以以庞大的数据资源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开辟了一条"量子-智能"协同 发展的独特路径。 当下,全球量子计算的竞争逻辑已悄然改变:算力竞赛的终点不再是 单一的物理比特数,而是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网络通信、产业场景的深 度耦合能力。值得警惕的是,量子计算的产业化进程正面临"技术理想主义 "与"商业现实需求"的撕裂。超导与光量子技术路线的分野、专用与通用量 子计算机的博弈、短期场景落地与长期战略投入的权衡,都在考验各国政10 积分 | 184 页 | 18.33 MB | 6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2)全球量子科技产业 发展展望 2025 2025/03 量子科技年度系列报告 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量子科技已从实验室的概念逐步演化为重构 全球科技与产业版图的战略变量。过去一年中,谷歌“Willow”量子处理器 和中国“祖冲之三号”芯片的相继亮相,不仅象征着量子计算从实验室变量 向“文明常量”的转变,也预示着全球科技竞争正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在 这一历史性节点上,量子计算、量子安全与量子传感三大领域的技术突破 这一历史性节点上,量子计算、量子安全与量子传感三大领域的技术突破 和融合发展,共同构筑起未来科技竞争的核心支柱。 量子计算领域,美国依托深厚的芯片技术和算法创新,构建起硬件与 软件双重优势,而中国则以举国体制推动在超导、离子阱、量子网络等多 维度的技术差异化突破。双方不仅在技术层面展开激烈竞争,更在产业生 态与地缘战略中相互博弈,试图将量子优势转化为未来军事、安全与经济 领域的战略筹码。与此同时,量子安全领域正面临从单一的量子密钥分发 的量子密钥分发 (QKD)、抗量子密码学(PQC)到二者融合的技术升级。同时,全球主 要经济体根据各自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基础,也在探索多元并进的安全防护 模式;而在量子传感领域,针对于各物理量的测量均已实现了跨越式进化, 即国际计量标准量子化,目前各项传感技术正从传统的单点应用向网络化 协同迈进。 本报告综合了从北美、欧洲、中国到亚太各区域的全球量子科技产业 发展现状与趋势,系统梳理了量子计算、量子安全与量子传感三大核心领10 积分 | 128 页 | 9.64 MB | 6 月前3
核聚变:人类终极能源的钥匙-64页288KeV 的动能才能发生聚变碰撞 .................................................................. 24 图表 43: 原子核截面的量子力学修正 .............................................................................................. 亿度,大概是太阳核心温度的 200 倍。但由于 在原子核尺度上,经典力学已经不再适用,需考虑量子力学的影响。在考虑隧穿效应、波 动效应、共振效应等量子效应后,发生聚变反应所需温度约为 1 亿度,实现难度大幅降低。 图表42: 经典相互作用下氘氚粒子需 288KeV 的动能才能发生聚变碰撞 图表43: 原子核截面的量子力学修正 注:σ为聚变反应截面,即聚变反应发生的概率 资10 积分 | 64 页 | 7.65 MB | 5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目前该领域主要技术方向包括声光电多源异构通信定位技术、量子通信人工智能新兴技术融合、声学及 惯导组合定位技术、水下通信定位一体化技术等。以声学为主、光电为辅,同时融合量子、人工智能等新兴 技术的通信定位方式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的技术发展趋势包括基于带内全双工的低带宽占用率水 声通信技术、基于正交时频空调制的抗多途多普勒效应通信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通信组网系统智能调 控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声光电量子等多源异构信号融合 和自主化,同时实现水下通信定位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传输速率、提高工作距离、降低误码率、 提升定位精度等。 为了增强深远海水下通信的稳定性,提高深远海水下定位精度,声光电多源异构通信定位技术、量子 通信人工智能新兴技术融合、声学及惯导组合定位技术等已成为水下通信定位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关于 水下无人救援机器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包括多源异构通信定位技术 融合,基于高级调制技术 IMO)]、编码技术优化,网络 化发展,提升声学通信速率和距离;基于高功率激光器和光学接收技术,实现长距离光学通信,探索新型 频段和调制技术的无线电通信,研究量子密钥分发,磁感应信号传播特性,形成以声学为主、光电为辅, 同时融合量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通信定位方式;基于带内全双工水声通信技术和抗多途多普勒效应 通信技术,提高水下通信传输速率和距离,提高定位精度;基于空基的北斗导航系统和水面水下长短基线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赋能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5年)为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技术人员提供一致的开发环境,通用 的开源及商业软件,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复用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技术逐渐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 要抓手。在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孪生、区块链、量子信息技术 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改变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通过新兴 技术平台,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技术服务,可降低新技术的应用 成本,快速推进新兴技术落地应用,加速场景普及。 16 数据中台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据中0 积分 | 37 页 | 2.03 MB | 5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 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等行业,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独角兽、“隐形”冠军、制造业重点 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链主企业和实施主体等企业,“两新一重”、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 物技术、农业科技、绿色低碳等领域,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一视同仁服务民营、外商投资 的科技型企业和研发中心。 (四)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支持各级政府、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创业投 代信息技术标准,统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通用、关键技术、产品服务、行业应用、 安全治理等标准制定,助力突破一批面向融合应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产品。加快构建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推进 5G—A、低空信息基础设施、6G、量子保密通信等标准 研究。开展先进金属、先进非金属、先进高分子等新材料,关键零部件、智能化网联化技 术、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能源汽车,特殊行业应用等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医疗装备、 安全应急装备等高 业、大飞机等民用航空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先进工艺、试验方法、 政策法规汇编 4 月刊 — 44 — 重点产品、典型应用、安全等标准研制。 (九)加强未来产业标准建设。开展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 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先进计算、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标准研究。 (十)加强产业基础标准建设。加快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 工程建设、安全生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共 6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