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张璞):2024智慧电力通信网数智化转型探索与实践报告20 积分 | 22 页 | 2.29 MB | 4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5G、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在智能化建设中作用突出,有效培育形 成了煤炭新质生产力。 1.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深化应用。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动了工业互 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管控平台、通信网络、位置服务等技术装 备的部署与升级,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为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应用提 供了基础,提升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服务保障能力。例如,陕煤集 团小保当煤矿建成了“3+2+7+X”(三大平台、两大中心、7 ,建设一批智能化 信息基础设施示范工程,有效提升智能化应用场景覆盖率。 3.攻克煤矿智能化通信网络确定性通信与智能化运维技术难题。 研究智能矿山确定性网络传输性能监测与闭环调控技术,研制全矿井 网络故障定位与智能化运维支撑系统、智能化煤矿通信网络态势监测 与运维服务平台,有效构建确定性通信网络对煤矿智能化应用的支撑 能力,满足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的运维需求。 4.提升综合管控平台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能力。开发矿井数字孪 3.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感知-分析-决策平台。打造车路协同模型 和全景管控平台,自动生成最优运输任务分配和行驶路线规划,构建 辅助运输各场景人工智能大模型。以井下高精度位置服务与低时延无 线通信网络为技术底座,形成全域互联、协同控制、智能调度、自主 导航、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安全闭环管控的智能辅助运输体系,建设 一批减人提效的煤矿智能辅助运输系统示范工程。 (七)矿井通风智能化向无人本安自主化方向迈进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2)为基础构建了国际 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三节点量子网络。 量子网络 2024年,量子安全领域在量子密钥分发、抗量子加密、量子随机数发生器三个 方向持续发力,推动多技术融合、应用落地。此外,量子通信网络不断扩展,相关 的存储器、中继器也在同步构建。 第一章 2024产业发展概览 11 量子传感重要进展 •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将测量精度提高了六个数量级,推进了钍-229核时钟的研究。 Quandela公司的技术是20多年来在纳米技术和光子工程等多 个领域进行突破性研究的成果。2023年,他们推出了对现代 量子技术至关重要的高质量单光子源Prometheus,实现了量 子安全通信网络和可扩展量子处理器。他们推出了光子量子 计算服务Quandela Cloud,允许用户向Quandela的量子处理 单元(QPU)发送任务并实时监控。他们还发布了模块化、 可重构、互联和可扩 在上海 成立。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际电信联盟部门成员。 公司专注量子通信技术,建设国家广域量子骨干网等,推动 量子与信息通信技术融合,牵头多项国内外标准制定。 2024年,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连续变 量高斯调制压缩态量子不经意传输方法”的专利。该方法应 用于量子通信领域,发送端生成相关序列制备压缩态量子序 列发给接收端,接收端测量后生成位置集合反馈给发送端,10 积分 | 128 页 | 9.64 MB | 6 月前3
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办法(试行)【2023】统、安全管控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工业视频、通 风、排水、运输等各大系统集成到综合管理平台。 15 查现场和资料。不符合 要求或功能扣 2 分。 合计:得分+加分= 2.智能化煤矿信息基础设施 智能化煤矿应建设高速高可靠的通信网络,满足数据、文 件、视频等实时传输要求,其中矿井主干网络带宽应不低于 lOOOMbit/s,大型矿井主干网络带宽应不低于 lOOOOMbit/s,主干 网络优先采用有线网络或 5G 网络,分别布设井下与地面环网,0 积分 | 33 页 | 80.05 KB | 5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多位点组网探测与识别;③ 移动跟 踪探测与察打一体化集成;④ 大规模无人机集群探测、识别、跟踪和对抗。 (4)无人舰艇集群感知与协同控制技术 无人舰艇集群感知与协同控制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和通信网络,获取并分析环境信息,设计控制策略, 开发软硬件系统,完成广域全天候高强度任务,广泛应用于海洋设施巡检、海上应急搜救和海洋战略通 道巡逻预警等领域。尽管已有一些理论研究成果,但仍面临数据低质性、弱相关,目标识不全、辨不清, 主要手段,但受海底地形以及深海声线弯曲等因素影响,远程定位 精度下降 未来技术突破 基于同频同时全双工的高带宽利用率的水声通信技术 基于正交时频空调制的抗多途多普勒效应的新型通信波形设计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通信网络协议与路由调度技术 基于深度学习的声光电量子等多源异构信号融合技术 分布式定位导航网络、水下固定基站、快速布放设备等应用技术 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融合与创新 多种水下通信技术融合,通信速率与通信距离的提高,形成高 体化控制 技术突破 及产业化 推广 构建海空协同异构无人系统任务 调度和动态规划体系,以应对多变的 环境扰动和强干扰挑战 掌握海空协同异构无人系统跨域自组网通信技术,构建高效、 灵活、稳定且安全的通信网络,在应对复杂环境扰动和空间 限制的条件下,逐步应用于实际的海上协同作业任务 产业化推广和 规模化应用 构建海空协同异构无人系统一体化协同控制机 制,实现跨域异构无人系统之间的集中式与分布 式控制模式之间的高效切换、灵活资源调配,提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务逻辑服务和开发服务;建设智能园区云平台,提供高可靠的云服 务,部署数字平台和应用系统。 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包括智能园区专用网络、通 信网络和边缘节点;建立智能园区办公网、视频网、运营商通信网 络、WiFi 等网络基础设施;根据园区实际应用状况,部署边缘节点的 物联网关、边缘视频管理和智能分析。 (12)经营管理系统 建立统一的智能化经营管理平台,支持煤矿各业务应用的全 面一体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3)Quandela公司的技术是20多年来在纳米技术和光子工程等多 个领域进行突破性研究的成果。2023年,他们推出了对现代量 子技术至关重要的高质量单光子源Prometheus,实现了量子 安全通信网络和可扩展量子处理器。他们推出了光子量子计算 服务Quandela Cloud,允许用户向Quandela的量子处理单元 (QPU)发送任务并实时监控。他们还发布了模块化、可重构、 互联和可扩 助力量子网络建设。 量子网络建设分三阶段演进 政策合力,推动量子网络远景目标 全球科研院所与企业积极布局 第十一章 产业展望 151 整体来看,目前量子网络发展仍呈现非均衡特征——量子通信网络进入工程验 证阶段,量子计算与传感网络尚处探索初期,因此真正实现三网融合的量子互联网 仍旧遥远。 技术方面,分布式量子计算的发展或将首先解决量子比特 的扩展难题,而后将用于构建量子计算网络,推动算力飞跃。10 积分 | 184 页 | 18.33 MB | 6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力互联互通、算力资源池、算力平台等标准建设。推进 5G+工业互联网、移动物联网、 IPv6/IPv6+、网络管理智能体、面向应用的端到端网络质量评测等标准研制。开展高速传 输、全光一体交换、接入升级的光通信网络标准制修订。 (十三)加强制造业智能化赋能标准建设。落实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 设指南,加强人工智能参考架构、测试评估等基础共性标准研制,加快数据服务、智能芯 片、智能传感器、计算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共 8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