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建AI框架;另一方面,技术支撑层面则应关注数据平台、AI平台和云平台三大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 融合型AI系统的基础设施。数据作为可再生资源,AI是发电厂,而云网边端则是输电线、变电站与插 座,形成一个完整的AI生态链。最后,明确的演进路线将为AI赋能储能行业提供持续动力。企业应当 从当前开始,建立螺旋上升的循环体系,实现应用、数据和算力三者的协同发展,推动行业持续向前 发展。 (2)典型场景:AI 2.0(大模型)赋能储能高价值场景 线学习实时优化模型参数,并在AI决策不确定性 过高时触发人工复核,确保决策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5)演进路线:沿着智能化转型的三大赛道逐阶段演进 企业在AI与储能技术结合的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围绕三个主要方向——人机交互革命、认知协 作革命和计算范式革命——逐步演进。每个方向的演进路径可分为起步阶段(单一技术应用)、爬坡阶 段(多技术组合应用)和俯冲阶段(规模化融合应用),各方向的典型应用场景及发展路径存在差异。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支、运等各环节的 时序协同与空间匹配,推动多系统全流程自动化衔接与稳定运行,提 升掘进系统协同控制精度与应用水平。 2.攻关掘进系统数智少人化核心技术。依托地质建模与动态修正 技术,实现掘进路径的智能规划与截割参数自适应调整,突破基于地 质模型耦合的掘进装备规划截割,达到少人、高效、安全掘进。融合 人工智能与掘进系统专家知识库,开发具备智能感知、精准预测、协 同控制、自主决策的智能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2025)我国碳金融政策框架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形成以市场机制为核心、多层次金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 13 融工具为支撑、区域创新与全国统筹协同推进的体系,旨在服务“双碳”目标并引 导经济绿色转型。其演进路径与核心特点如下: 一是 市场机制建设:从区域试点到全国统一 2011 年我国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覆盖 7 省市),2017 年以发电行业为 突破口启动建设全国碳市场,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0 积分 | 40 页 | 1.52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3)作为支撑分布式量子计算、量子安全通信、增强量子传感的基础设施,量子网 络通过多节点量子资源协同机制,构建起量子信息传输与处理的新型范式。 量子计算机群助力量子网络建设 03 量子网络的技术演进路径呈现三阶段发展特征:1.0阶段 聚焦量子点对点链路构建,实现网络协议栈物理层突破;2.0 阶段攻克量子链路层技术,建立具备多节点连接管理与动态纠 缠供给能力的量子交换架构;3.0阶段实现网络层技术突破,10 积分 | 184 页 | 18.33 MB | 6 月前3
共 4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