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我国虚拟电厂的建设发展与展望Ø 深圳、冀北、上海、山西、宁夏等地结合区域特点均已开展了虚拟电厂的试点应用。 • 深圳:系统推进虚拟电厂建设 • 实践-深圳虚拟电厂:平台接入资源数量超过3万个,规模超过265万千瓦,预计实时最大可调节负荷能力约56万 千瓦,是国内数据采集密度、接入负荷类型、直控资源、应用场景丰富和全面的虚拟电厂调控管理平台。 响应总量:3万kW 运营商收益:25 万元 3 kW 响应能力:9万kW 运营商收益:140 实践-冀北综能虚拟电厂:已连续运行4个采暖季, 接入22个电采暖及大工业用户,累计聚合容量 174.3万千瓦,理论调峰能力61万千瓦,累计填 谷响应电量1.86亿千瓦时,为用户和聚合商创造 服务收益3311万元。 • 上海:常态化参与市场化需求响应 • 实践-上海黄浦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依托政府支持资 金常态化自主开展空调调控管理。截止2024年3月底 已接入主体101户,接入资源类型规模达25219千瓦, 深圳、冀北、上海、山西、宁夏等地结合区域特点均已开展了虚拟电厂的试点应用。 • 山西:试点参与现货市场 • 实践-山西风行测控、山西电动汽车、华能山西 能源3个虚拟电厂:进入现货正式运行共接入用 户22户,接入容量20万千瓦参与市场以来共交 易电量2965万千瓦时,结算电量2911万千瓦时, 结算金额583.33万元,总红利46.2万元。 • 宁夏:试点参与调峰辅助服务 • 实践-宁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虚拟电厂:涵盖电采20 积分 | 23 页 | 1.90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势所趋——国家数字化战略下的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 1.1 新型能源体系形态高度复杂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保障能源 安全的必然选择。在全球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趋势中,构建以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至关重要。要实现碳 达峰、碳中和目标,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势在必 行。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应 用,以及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新型算力基础设施的兴起,能 能 源的大规模消纳。数字化技术将聚合多时间、多空间、多类型 数据信息,利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气象预测 和功率预测,并结合储能策略,平抑波动性。 资源整合与调度: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和负荷端用能设施的多样化,对电网供 需平衡能力提出极大考验。仅靠硬件设施的扩容将带来高昂的 资金投入与资源消耗。因此,电网必须基于对发电出力特性和 用能需求的精准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和软件平台,聚合调节性 准确,同时提升交易效率。 15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 | 正当其时——数智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2.2 数智层:自主演进,数算未来 为了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对安全与感 知、协同调度、优化运营和灵活交易的需求,电力AI大模型、 电力智能物联(AIoT)技术、虚拟电厂云边协同等数字技术被 广泛应用。这些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精准预测,实 现10 积分 | 42 页 | 5.06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 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势所趋——国家数字化战略下的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 1.1 新型能源体系形态高度复杂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保障能源 安全的必然选择。在全球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趋势中,构建以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至关重要。要实现碳 达峰、碳中和目标,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势在必 行。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应 用,以及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新型算力基础设施的兴起,能 能 源的大规模消纳。数字化技术将聚合多时间、多空间、多类型 数据信息,利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气象预测 和功率预测,并结合储能策略,平抑波动性。 资源整合与调度: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和负荷端用能设施的多样化,对电网供 需平衡能力提出极大考验。仅靠硬件设施的扩容将带来高昂的 资金投入与资源消耗。因此,电网必须基于对发电出力特性和 用能需求的精准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和软件平台,聚合调节性 准确,同时提升交易效率。 15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 | 正当其时——数智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2.2 数智层:自主演进,数算未来 为了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对安全与感 知、协同调度、优化运营和灵活交易的需求,电力AI大模型、 电力智能物联(AIoT)技术、虚拟电厂云边协同等数字技术被 广泛应用。这些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精准预测,实 现10 积分 | 42 页 | 9.14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赋能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5年)... 8 (二)我国能源化工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演进 ... 8 三、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架构 ...........................10 (一)设备边缘层提供物联设备接入和边缘计算能力 ...... 10 (二)资源层提供底层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12 (三)平台层提供基于数据模型贯通的技术服务能力 ...... 14 (四)应用层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服务能力 展 各功能模块的优化与创新,推动能源化工行业智能化、协同化、 个性化、服务化等行业新生态,如图 2 所示。 图 2 工业互联网赋能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体系架构 (一)设备边缘层提供物联设备接入和边缘计算能力 设备边缘层为工业互联网提供数据基础,通过部署于生产 现场的智能物联设备,实现对生产现场物料、设备、环境、人 员等各类关键信息的实时采集、连接与传输。设备边缘层主要 涵盖物联网 数据,联合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设备及其他端侧设备等 共同构成设备边缘层的感知网络。物联网通过构建各类感知设 备与平台层的连接,接入各类型智能设备,具备复杂多样的异 构网络协议解析能力;利用物模型等技术,抽象化描述设备的 物理特性和行为逻辑,为资源层提供了统一、标准的物联数据 接入接口。边缘计算为设备边缘层提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与云计算相互补充有效解决传统云计算模式下的数据传输延迟、 带宽瓶0 积分 | 37 页 | 2.03 MB | 5 月前3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新能源市场化交易规模增加,“报量报价”电量继续走低,新能源项目收益 在现有市场规则设计下有保障,但长期面临市场化程度更高的价格冲击 � � � 37 08 分布式光伏超预期发展,投资主体需密切关注电网接入与上网价格政策变化 41 09 独立储能探索电力市场参与模式,电能量市场收益将愈发重要 � � � � � � � � � � 44 10 绿电与绿证市场持续扩容,短期内供需关系较为宽松 输配电价、电力现货市场、容量电价、辅助服务市场等各方面的政策或规则均在近一年内完成了重要更新,深刻影 响了工商业电力价格组成和价格形成模式(图表1),逐步搭建起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 的市场体制和价格体系。 工商业电力价格顺价模式进一步细化和完善。2023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 及有关事项的通知》确定了“工商业用户用电价格由上网电价、上网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规模增加, “报量报价”电量继续走低,新能源项目收益在现有市场 规则设计下有保障,但长期面临市场化程度更高的价格冲击 分布式新能源 08 分布式光伏超预期发展,投资主体需密切关注电网接入与上网价格政策变化 独立储能 09 独立储能探索电力市场参与模式,电能量市场收益将愈发重要 绿电交易 10 绿电与绿证市场持续扩容,短期内供需关系较为宽松 rmi.org / 9 2024电力10 积分 | 54 页 | 1.78 MB | 5 月前3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项目是提升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和 消纳能力的方式之一。目前,微电网相关政策、技术和市场机制等正在逐步完善中,一 些地区仍在通过微电网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供电可靠性、节能降碳等 多重目标。随着国家电力改革和微电网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陕西省微电网政策机制也 在不断完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微电网发展,形成了陕西省微电网政策体系。 主要包括鼓励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优惠政策和补贴等,以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和 主要建设内容 见表 2。 表 2.1:西电宝鸡电气园区多能互补示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 主要 建设 建设 内容 内容 低压交直流柔性输配电系统 园区原有的 5.9MW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能源管理系统 1×5kw 风力发电系统 220kw 的太阳能光热供热系统(550m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 1380kwhth(热)固体储热系统 50kw�100kwh 磷酸铁电池储能系统 5kW 续发展方面的诉求更为突出,在微电网投资上能够承担更大的风险,并有能力推动项目 的长期稳定运行。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负责陕西省电网建设管理以及电力调度。随着具有随机性、 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的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电网稳定性受到极大挑战。电网 公司在微电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通过参与微电网的技术研究、项目建设和运营 管理,推动微电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升微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掌握微0 积分 | 26 页 | 3.19 MB | 5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态公园和美丽乡村四个场景,展示了多样化的用 户侧需求解决方案。“商业楼宇”场景提供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的绿电产出与消纳、节能降耗、 需求响应、智慧用能等解决方案。“工业用户”场景提供帮助工业用能大户绿电接入与消纳、 提高用电可靠性、节约能源、减少用能支出等解决方案。“美丽乡村”场景结合乡村振兴发展 要求,提供了清洁供暖、植物工厂、厨余垃圾处理、生物质发电等解决方案。“生态公园”场 景面向用户侧供用电直 压矿,无地上、地下文物保护单位 和文物遗存分布问题。 为优化能源结构、响应山东省“发展绿色能源、助力动能转换”任务要求,因地制宜建设 本项目,积极开发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并结合清洁能源就近分散接入、就地平衡消纳的原则, 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利用厂区现有闲置屋顶和车棚顶建设光伏电站,厂区光伏 发电量作为各生产车间厂用电消纳。 本项目任务以发电为主,充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并网光伏电站为当地 37 万 kWh。配备星星能源最新研发 eBox- 215 系列工商储能系统,充分开发园区屋顶资源,光 伏总装机容量 5.66MWp,利用硬件快速接入技术打通 凤翔科技园能碳管理平台,聚合平台分布式发电、储 能等资源,结合动态增容、自产自销、绿电接入等手段, 助力园区从容应对“限电限产”等问题。 凤翔科技园智能微电网项目 零碳创新点 凤翔科技园光储充放智能微电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项目结合园区的用电负荷特性、园区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消一体者。而在向综合能源转型过程中,用能 企业也将面临用电安全可靠、更为经济的用能成本和可再生能源本地最大化利用三大挑战。 三:微电网将成为用能企业不可或缺的能源基础设施 未来随着用能企业更多接入分布式能源、向能源产消一体化转型,涵盖本地新能源、储能、 负荷设备与能源管理系统的微电网形态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架构下,用能企业不可或缺的能源基 础设施。未来的电网模式应该是大电网与微电网的结合体,大电网的架构是微电网发展的前提条 率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且预测难度大,当天气发生变化时发电功率骤变会直接影响用能企业供 电可靠性,造成系统频率、电压不稳定,影响用能企业用电设备正常工作。此外,由于分布式光 伏、储能等设备需通过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设备接入配电网系统,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使用易造成 1 摘自《舒印彪院士:新型电力系统演变趋势与技术发展展望》演讲 15 技术为基,构建全生命周期“能源新质生产力” 电力谐波,进而影响电能质量, 友好:通过源、荷、储的协调控制,微电网与外部电网的交换功率和交换时段具有可控 性,可与并入电网实现备用、调峰、需求侧响应等双向服务,满足用能企业用电质量要求,实现 与并入电网的友好互动、用能企业的友好用能。 未来随着用能企业更多接入分布式能源、向能源产消一体化转型,涵盖本地新能源、储能、 负荷设备与能源管理系统的微电网形态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架构下,用能企业不可或缺的能源基 础设施: y 分布式能源建设:微电网通过集成光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率储能舱、配电舱及控制舱组成,适用于新能源 电站、火储调频、独立储能、大型用户侧储能、构网型储能等应用场景。当前储能电站规模正从百 MWh迈向GWh时代,而高压级联储能系统因其无需经过变压器直接接入电网的特性,在大型储能电 站方面具有综合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收益高等显著优势。此外,高压级联技术在构网时也更具 备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其单套系统功率显著高于低压储能方案(通常达十倍以上), 制策略更易实现且能有效规避谐振风险;第三, 高压级联直接输出电网,无需配置变压器,避免了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构网性能存在差异的问题。 工商业储能场景 按照接入电压等级,工商业储能场景按照可以分为低压接入、中压接入。 低压400V接入的工商业储能项目规模普遍低于5MWh,存在容量较小、项目分散、需求灵活、空 间受限等特点,且对经济性、安全性、灵活性和智能化要求更高,因此一体化储能柜得益于其高度集 样性,储能柜这种单柜小容量设计 可以更好地匹配不同项目的容量需求,且在后期项目扩容、减容或技改上,储能柜可以更好地应对。 图24 新能安AG256-125产品 资料来源:厦门新能安科技 中压接入(10kV)的大型工商业储能项目其容量通常容量高于5MWh,主流技术路线是以单体容 量在3MWh-5MWh的集装箱电池舱和PCS来适配高压并网需求。集装箱方案大容量项目中更具成本优 势,同时便于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中化能源-李希仁:平台赋能-石化装备AI管理实践全面连接、深度感知、微服务嵌入、服务石化应用 IOT 虚拟网关 IOT 通信 AI行为 识别引擎 IOT规则 引擎… ELT 中间件 9 设备接入、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算法助力石化装备AI管理 物联网 平台 物联网 平台 物联网 平台 物联网 平台 设备 接入 的能力 中化工业 互联网 深度 赋能 大 数据 处理能力 物联网 平台 中化工业 互联网 深度 赋能 人工 智能 核心算法10 积分 | 20 页 | 5.26 MB | 5 月前3
共 28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