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分 摊方式和规则仍需进一步明确。 15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基于典型示范项目的调查 第四章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中的 利益相关者 政府是在微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够行使政府职能的部门和组织。陕西区域微电 网项目建设过程中,除了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微电网行业试点示范激励政策外,在省级 层面,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 能源局以及项目所在市的相应政0 积分 | 26 页 | 3.19 MB | 5 月前3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 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用电量的比例大概分别在40%、20% 和5%左右的水平。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售电公司代理购电比例会进一步提高。电网代理购售电仍然是目前众多中小型工商业企业的 选择,这部分企业虽然用电量占比不大,但用户数量非常广。按照当前改革趋势,该部分用户逐步退出电网代理购 售电范围,由售电公司进行代理是大势所趋,我们预计到2025年目前由电网公司代理的工商业用户将基本实现 市场化。大工业直购电部分,我们认为随着现货市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 16 辅助服务市场利好新型储能,但难以成为其主要收入 来源 2022年,南网区域,重庆、青海、湖南、河南等省,针对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均出台了支持政策。其中,广 东省新型储能参与调峰,可以获得0.792元/kWh的补偿;广西新型储能参与调峰,补偿标准约为0.396元/kWh; 重庆新型储能参与调频市场调频里程申报上、下限为15元/兆瓦、6元/兆瓦,中标后同时可以获得容量补偿,日前 蒙 西 北 京 天 津 河 北 山 西 山 东 冀 北 上 海 江 苏 安 徽 浙 江 福 建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江 西 陕 西 甘 肃 宁 夏 青 海 新 疆 四 川 重 庆 广 东 广 西 云 南 贵 州 海 南 东北 蒙西 华东 华北 华中 西北 西南 南方 不满1kV 200kV rmi.org / 41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 200 积分 | 46 页 | 5.30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发应用国产采煤机惯导系统,实现综采工作面自 动找直技术常态化运行;与华为公司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基于人工智 能训练中心开发 86 个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在内外部 62 座矿井推 广应用,覆盖采掘机运通及安全管理等 9 个专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开发了太阳石矿山大模型、山东能源集团与华为合作研发了盘古矿山 大模型、中科慧拓研发了愚公 YUKON 矿山大模型等,为提升矿井生产 开发煤矿无人化高阶数智开采技术。依托地质保障系统实现煤 层赋存条件透明化,构建智能化地质模型指导综采透明化开采,突破 智能感知与通信传输瓶颈,形成综采全域场景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感知 能力,为感知提供“广连接、低延时、大上行”传输能力,构建“云 -边-端”架构的煤矿全生产链装备群协同作业数字孪生系统及动态智 能决策平台。研发复杂环境下“围岩-装备群”耦合精准感知系统、 煤矿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分析-决策”AI 效能。 (九)煤矿灾害预警向多模态智能防控方向迈进 1.加快发展高可靠灾害感知与智能防控技术。研究井下复杂工况 条件下高可靠感知技术,形成覆盖矿井全域场景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 感知能力,构建“广连接、低延时、高精度”的灾害预警网络,提升 灾害前兆信息的捕捉能力。研发高可靠、自适应性的灾害防控装备, 满足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突水等复杂灾害类型的灾害防控需求。 2.攻克井下就地风险识别及智能联动控制技术,研发井下多类型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华福证券:烯烃行业景气度低,关注AI构建能源转型体系13.07% 容大感光 13.06% 晶华新材 10.53% 跌幅前五个股 中船汉光 -8.56% 雪峰科技 -8.60% ST 榕泰 -10.83% 中盐化工 -12.20% 广汇能源 -12.84% 团队成员 Tabl e_First|Tabl e_Author Tabl e_First|Tabl e_Contacter 通能源 6.87%,道森股份 6.47%,高科石化 4.36%,博汇股份 4.31%,宇新股份 2.91%, 博迈科 2.63%,新凤鸣 2.4%,宝利国际 2.37%。 本周跌幅前十标的为:广汇能源-12.84%,中国石油-5.58%,齐翔腾达-5.56%, 中国海油-5.46%,中海油服-4.73%,海油发展-4.19%,大庆华科-3.97%,中国石化 -3.59%,茂化实华-3.07%,中油工程-20 积分 | 29 页 | 3.02 MB | 5 月前3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2025)准、完善基础设施、动态防控风险等举措破解。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 6 表 2 我国区域碳金融市场对金融工具的运用情况 工具 类别 具体工具 地区 试点 非试点 交易 工具 北 京 上 海 天 津 深 圳 广 东 重 庆 湖 北 福 建 四 川 碳期货 碳期权 √ 碳远期 √ √ √ 碳掉期 √ 碳指数交易产品 √ 融资 工具 碳抵押 √ √ √ √ √ √ √ √ 碳回购/逆回购 碳指数 √ √ √ 碳保险 √ 来源:《关于碳汇市场分析及保险研究》 我国地方碳市场的金融创新及其特色归纳如下表: 表 3 我国地方碳市场经验总结 试 点 市场机制 金融创新 特色 挑战 广 东 覆盖电力、钢铁等六大行 业;配额总量全国最大; 采用“有偿竞价+无偿分 配”模式,有偿比例逐步提 升至 10%;2023 年累计成 交量 1.5 亿吨。 首发碳中和债券(2 亿 元)、碳配额质押融资 务。 表 4 我国碳金融市场架构 狭 狭 义 细分市场 市场服务 主要产品 参与主体 一级市场 配额分配、减排 碳配额、CCER 控排企业、主管部门、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 10 广 义 义 义 义 量签发 减排项目业主 二级市场 场内交易 碳现货、碳期货、碳期 权、碳资产证券化等 控排企业、减排项 目 业主、金融机构等 场外交易 场外碳掉期、碳远期、 场外碳期权等0 积分 | 40 页 | 1.52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的角色将愈发重要。 光热储能作为兼具发电与储能双重功能的“跨界”技术,在能源转型中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随 着长时储能需求爆发与技术迭代加速,光热发电有望从“小众技术”迈向主流能源选项,尽管前景广 阔,光热发电仍面临初始投资高、度电成本竞争力不足等瓶颈。如何在政策引导下构建光热与风光储 氢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将成为下一阶段能源革命的重要命题。 3.2.2液流储能 液流电池是一种基于液态 政策补贴推动大储和户储的极大需求。 其他地区中发展最为强劲的是中东地区,2024年中国企业布局中东的大项目众多,其中不乏比亚 迪和阳光电源的巨大规模级的储能项目,得益于“沙特2030愿景”等战略规划,未来中东市场将更加广 阔,同时企业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5.2储能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多样化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新型储能技术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 要支撑,正迎来快速发展期。除了传统的 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军品牌欣旺 达。是一家集电芯、模组、BMS和PACK产销研于一体的全球领先综合性新能源科技企业,致 力于提供场景化的动力电池及储能解决方案。全球已部署双研发中心(分别为深圳光明、广 东惠州)与11个智能工厂,交付能力不断迭代。作为扎根深圳的综合性新能源科技企业,欣 旺达动力深入布局储能赛道,其储能电芯具有高比能、长寿命、高安全、零衰减特性,已在 头部储能客户项目中批量应用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国内外40家固态电池典型企业技术路线析等方面的研究。 cnpowder.com.cn 福公众号·粉体网 三中国粉体网担体大致极研究 》 日产汽车走高镍+硫化物+锂金属路线目标1000Wh/L。 按照规划,2024年8月在横滨工广的固态电池中试线 进行设备安装,2025年3月横滨工厂固态电池中试线 将开始运营,2026年进行车辆测试,2028年在新款EV 车型中搭载应用全固态电池。 oycnpowder.oom.cn 公众号粉汉网10 积分 | 62 页 | 5.38 MB | 5 月前3
矿山行业:2025年Q2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52页灾害防治与科技赋能:一是普查制度化,建立区域性连片普查机制(如青阳 县2025年完成南阳方解石矿区普查)。二是监测全覆盖,边坡位移、浸润线 等参数实时联网国家平台,露天矿高陡边坡监测率100%。三是装备革新,推 广凿岩台车、新能源矿卡等设备,浙江常山县投入2120万元更新机械装备。 制度创新与执行保障 责任穿透机制:一是实名追责,实际控制人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对瞒报事 故、投入不足直接追究刑事责任。二是包保清单,市县政府领导包保非煤地10 积分 | 52 页 | 8.01 MB | 2 月前3
雪迪龙、海康威视等智慧环保标杆案例水平。年国内家 庭机械水表保有量约 3.16 亿只,若全部替换成智能水表,替换空间近 800 亿元。由于 NB-IoT 技术适用 于低功耗广域网市场,能够实现物联网智能水表及终 端的低功耗与低成本、覆盖范围广等严格要求。我 国水表行业已将 NB-IoT 无线网络接入技术 列入我国水表行业“十三五”期间重要推广的应用技术,并计划 在水表行业内组建“无线通信技术工作组”,制定相关标准及技术解决方案,推进 NB-IoT10 积分 | 44 页 | 9.37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赋能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5年)央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 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推进新 型工业化”。 能源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涉 及领域广、技术含量高、经济带动性强等特点,工业互联网作 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正不断催生 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支撑新型工 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能源化工0 积分 | 37 页 | 2.03 MB | 5 月前3
共 22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