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 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16 01 中长期市场将迎来更多市场主体,交易占比维持高位,交易总量快速增长 ............... 16 02 煤电继续发挥价格基石作用,未来电价将持续反映新能源占比的变化 .................... 17 03 优先发电电源逐步入市,与煤电机组同场竞争,资产经营风险增加 .................. 交易的大范围试点。 随着2020年9月中国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政策与市场都在 向适应“双碳”理念、推动“双碳”进程的方向发展。作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托底基石,电力行业同时也是助 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抓手。一方面,电力行业是国内二氧化碳排放最大的行业来源,年排放量达 40%左右,充分发展利用技术相对成熟的低零碳发电技术,可以在中短期内快速推动低零碳转型;另一方面,工 图表 ES 2023-2025年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20大趋势总结 电能量 市场 中长期 市场 01 中长期市场将迎来更多市场主体,交易占比维持高位,交易总量快速增长 02 煤电继续发挥价格基石作用,未来电价将持续反映新能源占比的变化 03 优先发电电源逐步入市,与煤电机组同场竞争,资产经营风险增加 04 多年合约机制有望进一步完善,逐渐成为可再生项目主要风控手段之一 05 作0 积分 | 46 页 | 5.30 MB | 5 月前3
生态环境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体系建设行动方案 (2024—2025 年 ) 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中,均对加强碳足 迹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 4 经过持续推进建设,碳足迹管理体系“两大基石”和“三项制度”初步建立。 《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和《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 指南》(GB/T 24067-2024)国家标准发布,为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提 供指引和方向,截至 (一)编绘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任务书”和“施工图” 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2024 年 5 月,生态环 境部联合 14 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抓规 则标准和因子数据“两大基石”,鼓励地方试点和政策创新、重点行业企业 先行先试,指导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分级管理、信息披露“三项制度”, 编绘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二、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20 积分 | 27 页 | 2.11 MB | 4 月前3
2024年欧洲低碳政策新趋势:企业转型策略与实践报告土地利用、土地利 用改变与林业条例 7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 2005年启动,覆盖欧盟成员国以及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 登,并和瑞士碳市场链接 • >10000个排放设施,是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基石 • 覆盖欧盟约4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 总量控制和交易 Cap and Trade,LRF=-4.3%(2024-2027) • 英国2021年正式脱欧以后,成立单独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但在近期考虑重返EU0 积分 | 15 页 | 2.48 MB | 5 月前3
华福证券:烯烃行业景气度低,关注AI构建能源转型体系感物联、全环境仿真平台、第五代移动通信、先进算力算法、工业基础软件、机器人 等适配性技术将与新能源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新能源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高纪凡也表示,光伏、储能、氢能将会是整个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基石,再加上 能源数字化或能源互联网,将构建一个新的体系,进而推动光伏装机未来增长到 700 吉瓦、1000 吉瓦甚至更高水平,推动未来整个能源系统乃至全球的碳中和。 “万物互联,电是根本。”朱共山表示,到0 积分 | 29 页 | 3.02 MB | 5 月前3
绿色之星—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业和产业基础,延产业链打通下游环节,尤其是 其中高价值的链条,实施产业链升级工程。着力 突破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高新技术产 业化,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建设综合能源体系,园区从能源的消耗者变成能 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石。将更多非化石能源发电、分 布式清洁能源以及储能系统接入电网以筑牢能源底 座,同时以数字化手段整合节能减排等措施,辅以 园区智慧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园区和企业的能源系 统优化与节能管理能力,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消费10 积分 | 36 页 | 7.16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入广泛部署和应用新阶段,带动了煤 炭开采模式变革、煤矿生产组织关系持续优化、煤炭企业管控方式转 型升级等,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效初步显现,成为支撑煤矿安全生产和 煤炭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战略基石。 (一)分类分级建设稳步推进 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并按照“分类建设、分 级达标”的基本原则和“采矿工艺为基础、技术标准为先导、先进装 备为核心、工业互联网为平台、人工智能为先锋”的发展思路积极稳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2025),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 色的碳市场运行框架。从监管视角看,市场通过“制度+科技”双轮驱动,构建起 多层次、立体化的治理体系。政策层面创新实施“1+N”制度框架,以《碳排放权 交易暂行管理条例》为基石,配套核算和核查技术指南形成闭环管理,特别是“双 基准线”配额分配机制兼顾行业公平与企业实际,有效缓解了初期市场波动。监 管科技实现突破性进展,依托全球首个国家级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中碳0 积分 | 40 页 | 1.52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系 统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海量数据 进行分析,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维护提供 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 和决策质量,降低运营风险。 数字标准的建立将成为电力数字化的基石。统一 的数据模型和通信协议将使得不同设备和系统之 间的互联互通成为可能,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 自动化奠定基础。通过标准化的推进,电力设备 将能够更加高效地集成和协同工作,从而提高整 体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10 积分 | 42 页 | 5.06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 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系 统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海量数据 进行分析,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维护提供 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 和决策质量,降低运营风险。 数字标准的建立将成为电力数字化的基石。统一 的数据模型和通信协议将使得不同设备和系统之 间的互联互通成为可能,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 自动化奠定基础。通过标准化的推进,电力设备 将能够更加高效地集成和协同工作,从而提高整 体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10 积分 | 42 页 | 9.14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及“森林生态银行” 碳汇质押贷款破解林农资金难题;同步创新司法“碳汇赔偿”机制替代传统生态 修复模式,以司法认购强化公众环保认知,构建“增汇-富民-护绿”可持续闭环。 方法学创新构建精准量化基石。各省市以方法学创新夯实碳普惠科学性,破 解减排量核算难题。2024 年浙江发布《屋顶分布式光伏碳减排量核证规范》《纯 电动车出行核算规范》等 6 项地方标准,居民空调节能、垃圾分类等场景减排量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共 13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