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精讲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累计制修订 30 项 以上石化行业重点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石化关键数据及模型技术、石化关键应用技术等标准;对于 原油加工等石化细分行业,优先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服务等特有场景应用的标准,推动智 能制造标准在石化行业的广泛应用。 二是建设思路,本指南与《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1 版)》协调配套,根据石化行业特 点及其智能制造标准化需求,给出了由“ 基础共性标准基础,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中的 BA 智 能装备、 BE 智能赋能技术、 BF 工业网络对于石化行业为基础共性技术标准,因此也纳入到了石化行业标 准体系的 A 基础共性标准中;根据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不同业务域的应用场景,展开或完善了国家智能制造 标准体系的 BB 智能工厂、 BD 智能服务标准 ; 依据石化细分行业的应用需求对应展开和完善国家智能制造 标准体系 C 行业应用。 三是建设内容, 2022 版)》 《 指 南 ( 2 0 2 2 版 ) 》 的 编 制 过 程 (一)研究论证 2019 年 9 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石化盈科信息技术 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组 成工作组,形成由石化行业智能制造专家、行业专家、标准化专家等组成的编制工作组,开展《指南》研10 积分 | 67 页 | 10.60 MB | 5 月前3
2024重新思考关于AI的能源使用报告-ITIFColin Cunliff , “超越能源技术冲击 : 真正的气候影响 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与创新 基金会 , 2020 年 7 月 6 日, https: / / itif. org / publications / 2020 / 07 / 06 / beyond - energy - techlass - real - 气候影响信息技术 / 。 6. George Kamiya , “Factcheck McCallum , “能源和政策考虑 NLP 中的深度学习。 13. 道格 · 艾伦和丹尼尔 · 卡斯特罗 , “为什么如此悲伤 ? 看看音调的变化 1986 年至 2013 年的技术报告 “(信息技术和 创新基金会 , 2017 年 2 月 ) , https: / / itif. org / publications / 2017 / 02 / 22 / why - so - sad - look commentisfree / 2023 / dec / 23 / ai - chat - gpt - 环境影响能源碳密集型技术。 数据创新中心 21 关于作者 Daniel Castro 是数据创新中心主任 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主席。 他拥有乔治敦大学的外交学士学位和 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硕士 卡内基梅隆大学。 关于数据创新中心 数据创新中心研究数据的交集 , 技术和公共政策。在华盛顿、伦敦和 布鲁塞尔 ,10 积分 | 22 页 | 536.52 K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赋能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5年)(一)工业互联网的内涵与意义 近年来,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蓬勃兴 起,以未来网络、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 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加速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 的生产和商业运营模式。各工业大国凭借各自在信息技术领域 的领先优势,加快实施一系列针对传统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 “再工业化”战略,谋求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通过数字化 转型保持长久活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发展的“必答题”。工业 策优化、高 效管理及敏捷响应等新需求。在此背景下,以泛在互联、全面 感知、智能优化、安全稳固为特征的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工 业互联网作为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 通过新兴信息技术构建“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基于规模化 数据、先进算力与智能化算法,实现海量工业数据的实时采集、 高效传输、精准分析和智能反馈,形成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 2 链的新型工业网络协同制造与服务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 数据分析工具以 及人与设备的交互接口。2016 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 3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联合相关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 产业联盟(AII),明确工业互联网定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 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智能 化发展关键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是以机器、原 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 通过对工业数据0 积分 | 37 页 | 2.03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动能源产业清洁低碳转型、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油 气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以及构建数字能源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 用。这一规划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能源战略正向智能化和自动 化的深层次发展迈进,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 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实现能源系统的高 效预测、预警、联合调度和远程控制。2024年7月,随着《加 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发布, 加快推动智慧能源建设应 用,促进能源生产、运输、 消费等各环节智能化升级, 推动能源行业低碳转型 2022.01 2022.06 2023.03 2022.03 2023.02 2024.07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 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 等新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 适应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能源 基础设施发展要求,建设智能调度 体系,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 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 挥并网支撑、调峰调频、后备保障等多重作用,在数 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成为萌生能源新业态与新模 式的土壤。 网:电网将呈现“主干网+局域网/微电网”的形态, 并在柔性输电、构网型技术等新型输配电技术以及 “云大物移智链边”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 具有高覆盖、高韧性、高灵活性的特征,进而与油、 气、氢等能源网络深度耦合,持续提升对清洁能源的 消纳、配置与调控能力。 碳:在人工智能算法、区块链等技术的支持下,难 以捕捉的碳排放属性将通过电碳耦合模型与易于计10 积分 | 42 页 | 5.06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 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动能源产业清洁低碳转型、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油 气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以及构建数字能源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 用。这一规划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能源战略正向智能化和自动 化的深层次发展迈进,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 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实现能源系统的高 效预测、预警、联合调度和远程控制。2024年7月,随着《加 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发布, 加快推动智慧能源建设应 用,促进能源生产、运输、 消费等各环节智能化升级, 推动能源行业低碳转型 2022.01 2022.06 2023.03 2022.03 2023.02 2024.07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 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 等新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 适应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能源 基础设施发展要求,建设智能调度 体系,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 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 挥并网支撑、调峰调频、后备保障等多重作用,在数 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成为萌生能源新业态与新模 式的土壤。 网:电网将呈现“主干网+局域网/微电网”的形态, 并在柔性输电、构网型技术等新型输配电技术以及 “云大物移智链边”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 具有高覆盖、高韧性、高灵活性的特征,进而与油、 气、氢等能源网络深度耦合,持续提升对清洁能源的 消纳、配置与调控能力。 碳:在人工智能算法、区块链等技术的支持下,难 以捕捉的碳排放属性将通过电碳耦合模型与易于计10 积分 | 42 页 | 9.14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及成套装备,实现了针 对高灰分、高水分褐煤的有效分选。 (四)煤矿信息化产业基础日益夯实 在煤矿智能化建设过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正被广泛应用。5G、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在智能化建设中作用突出,有效培育形 成了煤炭新质生产力。 1.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深化应用。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动了工业互 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管控平台、通信网络、位置服务等技术装 备的部署与升级,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为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应用提 业对煤矿智能化建设盲目乐观,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不考虑煤层赋存 条件进行盲目投入,出现重建设、轻应用、轻运维等现象,违背了煤 矿智能化发展的科学规律。 24 2.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体系不健全。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 煤炭开采技术融合迭代速度较快,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短期内尚 不具备制定成熟标准的条件,导致煤矿智能化建设缺乏标准引导;传 统煤机装备标准规范修订更迭速度较慢,现有标准难以指导煤机装备 成长难等问题;智能开采专业性较强,人才培养难度大,如具有采矿 工程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对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相关知识了解 甚少,对数字化、信息化等了解较深入的人才不了解煤矿井下业务, 新一代信息技术难以高效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有技术、管理人员 的整体素质、培养模式、岗位设置、晋升通道、薪酬考核等与煤矿智 能化发展不匹配,亟待构建煤矿智能化人才培养体系。 (二)挑战 1.双碳目标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新 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推进煤炭产业高端化、智能 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实现煤炭开采利用方式的变革,提升煤矿 智能化和安全水平,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分类建设,分级达标。针对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基础与 资金投入、人才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 的成熟度与可靠性,全面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 ——以人为本,安全高效。坚持把煤矿减人、增安、提效和 提高职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作为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根本目标,通 过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煤矿智能化水平,促进煤矿安全、质 量、效率与效益的稳步提升。 (三)建设目标 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三阶段目标,重点突破智能化煤矿 综合管控平台、智能综采(放)、智能快速掘进、智能主辅运输、 天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进行系统整体集成,实现基于智能综 合管控平台的一体化智能协同管控。 3.新建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路径 根据新建煤矿建设条件,编制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总体规划, 优先采用先进工艺、装备、信息技术,制定高标准、高起点、高 水平的智能化建设方案。 (1)基建阶段完成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建设,构建露天 矿信息传输、处理、存储平台和集中管控体系。 7 (2)基建后期到投产期内,同步开展露天矿智能生产系统建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3 工程研究前沿重点解读 2.1.2.1 船舶数字孪生系统 迈入 21 世纪,船舶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逐渐成为全球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云计算、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船舶工业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机遇。以转型升 级为目标,各国相继出台政策推动智能船舶发展。其中,船舶数字孪生系统作为推动船舶工业信息物理融合、 助力实现智能船舶的有效手段,在近五年得到 芯片,以满足人工智能新时代下的复杂计算任务需求。此外,探索全光架构的集成光计算技术也需要协同 并行。 (9)全光深度计算成像理论与方法 作为下一代光电成像技术,计算成像的本质是在传统成像中引入信息技术,经过信息编码和解译计算, 可突破传统光学成像的极限。计算成像经历了从浅到深、从零散技术突破到系统理论构建的发展阶段。目前,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计算成像已步入系统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 精度集成工艺实现晶圆、供电、散热等微系统到系统的可靠组装。这一方向的主要研究机构包括加州大学 洛杉矶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法 国原子能委员会电子与信息技术实验室(CEA-Leti)等。 “晶圆级系统大芯片理论与设计”工程研究前沿中核心论文的主要产出国家见表 3.7。美国的核心论文 数排名第一,占比约为 45%,论文平均出版年较早;中国仅次于美国,论文占比约为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2030 年,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实施 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政策法规汇编 4 月刊 — 16 — 二、重点任务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行动 1.释放数据要素价值。鼓励行业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建设完善数据管理平台,利用数据挖 掘、知识图谱、智能建模等技术,开展产品研发、工艺优化、消费预测、营销服务、供应 链管理等应用,强化企 场景和智能家居、智能穿戴、 智能骑行、智慧养老等消费端场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轻工业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分析 诊断,加强跨区域产业链合作,提升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专栏 1 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工程 1.家电行业:实施基于 AI 模型的生产制造和产品服务;建设消费数据驱动的产品研发 和精准营销模式;建立智能家电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等。 2.家具行业:应用家具设计一体化服务平台,开展数字化仿真设计;建设板材、户型、 计算、大数据、人 工智能、机器学习、隐私计算等技术,研发数字化经营工具,集成展示科技型企业评价、 评估结果,增强企业识别和筛选能力,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和风险防控水平。支持 GB 18030 《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运用,保障金融业务顺畅办理。强化金融消费者数据隐私保 护,促进数据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 (十一)健全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深入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发展针 对科技型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2)• 2022.06 联邦教育和研究部 《量子系统研究计划》 • 2023.06 高等教育和科学部 《国家量子技术战略》 • 2023.04 内阁 《国家量子任务》 • 2024.01 电子和 信息技术部《印 度量子技术路线 图》 • 2018.10 欧盟委员会《量子 技术旗舰计划》 • 2023.03 欧盟委员会《欧洲 量子通信基础设施 (EuroQCI) 倡议》 • 2023.03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Order (E.O. 14105) 美国财政部 拜登政府表示已敲定限制美国对人 工智能和其他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 全的技术领域的投资规则。这项最 终规则涵盖三大领域:半导体与微 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以及特定人工 智能系统。 综合 通信 传感 国家量子倡议重 新授权法案 National Quantum Initiative Reauthorization Act 美国参议院 Technologies、波音、Lockheed Martin等。这些应 用探索极大地推动了北美量子科技产业的发展。 30 第二章 北美量子科技产业发展概况 生态现状:创新协同,链条完备 IBM于1911年创立,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 司,在量子计算领域,其主要优势包括发布了1121比特量子 处理器Condor、156比特量子处理器Heron_R2、433比特量子 处理器Osprey、Qiskit软件框架等。量子无服务器为开发人员10 积分 | 128 页 | 9.64 MB | 6 月前3
共 19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