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 -展望 智能制造从制造到智造,重塑者做对了什么? 工业4.0时代的制造企业研发转型 02 | 智能制造 《展望》创刊于1999年,是埃森哲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 旗舰刊物。《展望》特刊聚焦单一行业或话题展开深度分析, 带来切中当下、富有见地的思考和建议。 过去几年,制造业挑战重重,全球新冠疫情、地缘冲突,很 多主要经济体面临通胀风险,以及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 技术发展都给制造业带来巨大压力。 面对更加复杂且更具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许多企业的应对 业尚未意识到 向智能制造转型的益处,仅进行零敲碎打的方法,收效甚微。 大变局当采取大变革。要想实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 成本控制以及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企业不仅需要实现技术升 级,还需要在战略、人才组织、数据管理、供应链整合、创新文 化等方面进行全面重塑,同时还要在领导人视野、思维、格局等 发展心智上实现全面提升。 《展望:智能制造》特刊特邀行业专家与您分享有关智能 制造、韧性供应 洞察和切实建议,助您在面对变革时保持韧性,驾驭未来。 前言 《展望》编委会 智能制造 | 03 打造韧性企业,开创增长新局 中国企业供应链转型的三大方向 从制造到智造,重塑者做对了什么? 工业4.0时代的制造企业研发转型 6 18 22 28 目录 智能制造 | 05 余鸿彪、潘峥 文 打造韧性企业, 开创增长新局 特刊 06 | 智能制造 过去几年,制造业在端到端供应、生产和运营0 积分 | 38 页 | 5.33 MB | 13 天前3
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4 版) I 目 录 一、智能制造系统架构..............................................................1 二、总体要求..............................................................................4 三、建设思路 ............................................................5 (一)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5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7 四、建设内容 一、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智能制造是基于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 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产品全生命 周期,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功 能,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和创新能力、效率效益和柔性的先 进生产方式。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从生命周期、系统层级和智能特征等 3 个维度对智能制造所涉及的要素、装备、活动等内容进行 描述,主要用于明确智能制造的标准化对象和范围。智能制0 积分 | 36 页 | 2.58 MB | 5 月前3
AI-工业智能体-行业升级新引擎20 积分 | 20 页 | 15.61 MB | 5 月前3
IBM-智能供应链:洞察变革,驱动增长智能供应链 洞察变革,驱动增长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 | 研究简报 生成式 AI 给供应链带来重大变革。64% 的供应链高管认为生成式 AI 正 全方位革新工作流程。 供应链团队必须改变工作方式。60% 的运营和自动化高管表示,到 2025 年,AI 助手将接管大部分常规和事务性工作。 自动化决策的比例将进一步上升。运营和自动化高管们表示,生成式 AI 将在未来两年内将数字助理的决策量增加 式 AI 将优化产品设计,并推动产品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生成式 AI 能够防范供应链中断, 并驱动业务增长。 摘要 智能供应链洞察变革,驱动增长 2 假如能提前知道下周的新闻头条,是否会促使 您调整今天的供应链战略? 智能敏捷供应链 释放无限潜力 引言 智能供应链洞察变革,驱动增长 3 报告显示其年收入增长率高于 同行竞争者。 17% 报告显示其年净利润高于 同行竞争者。 精准预测需求变化和采购延误等各类情况。 凭借预测,组织将能够变革供应链战略,从 事后被动应对转变为事前主动调整。 领先采纳生成式 AI 和数据创新的组织,特别是将 AI 能力视作自动化投资核心的组织,已获得显著回报。 智能供应链洞察变革,驱动增长 4 目前,领先采纳生成式 AI 和数据创新的组织, 特别是将 AI 能力视作自动化投资核心的组织, 已获得显著回报。报告显示,相较于同行竞争者, 这些组织的年净利润高出10 积分 | 22 页 | 5.46 MB | 5 月前3
同济大学张浩:《智能制造与数字孪生技术》0 积分 | 29 页 | 4.43 MB | 5 月前3
化工企业制造制造智能工厂的思考与实践⽯ 化⾏ 业智能 ⼯ 厂 的 思考 与 实践 What is it? How to do? o 智能工厂的新实践 SNCC model JIUJIANG practice o 智能工厂的新思考 汇报目录 两化融合与智能工厂 搬迁改造 提质降本 安全环保 产业升级 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原动力 智能工厂 n 生工艺复杂:操控难度大 n 业务组织多:管理协同难 盲目跟风--理性思考 n 以我为中心--用户为中心 以前我们做了什么? 智能工厂顶层设计 3 条主线、 6 层方法 4 项能力、 4 步策略 对象 S-P-P-B 分析 六维度客户成熟度 问题 8 ⼤⼯程问题 ⺫标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智能化 智能=抓痛点+想办法 怎么建设智能工厂? 效益 咨询 精益管理的思想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部过程 创新 、质量 、绿⾊ 过程仿真 生产需求 效益偏差 人 人 机 料 法 环 认知融合 需求预测 实际效益 优化 APC 测 - 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资产模型 MES DCS 传感测量网络 想办法:智能工厂顶层设计 3D 设计 一体化 设计 建造 运维 字 化 移 交 工 程 服 务 Vertical 行业垂直 EAM PLM ERP10 积分 | 36 页 | 9.01 MB | 5 月前3
未来50年系列:中国智能制造全景前瞻_21页0 积分 | 21 页 | 8.67 MB | 4 月前3
化工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实施细则T/NXJX XXXX—XXXX 1 化工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细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化工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工作的评估范围、成熟度要求以及成熟度等级判 定。 本文件适用于化工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工作的具体开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 文件。 GB/T 39116—2020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GB/T 39117—2020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方法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GB/T 39116和GB/T 391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智能制造能力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 为实现智能制造的目标,企业对人员、技术、资源、制造等进行管理提升和综合应用的程度。 造等进行管理提升和综合应用的程度。 [来源:GB/T 39116-2020,3.1.1] 3.1.2 评估域 assessment domain 用于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的核心条款集合。 [来源:GB/T 39117-2020,3.1] 3.2 缩略语 AGV 自动引导运输车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ESB 企业服务总线 Enterprise Service0 积分 | 4 页 | 431.04 KB | 5 月前3
2025年多车企接入DeepSeek,以AI为核心的智能化竞争加剧多车企接入DeepSeek,以AI为核心的智能化竞争加剧 2 3 4 5 6 7 8 9 10 CAM观点 ◆ DeepSeek大火,电信、云计算、芯片、金融、汽车、手机等多领域已有超过200家头部企业宣布接入 DeepSeek。聚焦汽车行业,吉利、岚图、智己、长城、广汽、长安、奇瑞等20多个车企纷纷宣布与 DeepSeek深度融合,标志着汽车智能化进程的加速。相较于部分主流车企对DeepSeek的热情,部分新势 力车企迟迟未官宣合作,这背后则是各车企对生态控制权的考量。 ◆ 车企接入DeepSeek的方式各有不同:借助DeepSeek的理解与推理能力,提升车辆座舱语音交互、感知决策 等多方面能力,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用车体验;从技术实现路径看,车企主要采用直接接入、 多模型联合协同部署、模型深度融合与蒸馏三大接入方式。 ◆ 车企扎堆布局“DeepSeek”的思考:综合来看自主品牌中传统车企普遍已经接入DeepSeek,而AI技术储备0 积分 | 11 页 | 1.08 MB | 5 月前3
罗克韦尔自动化《2024年智能制造现状报告》(第九版)第九版年度智能制造现状报告 第九版年度 智能制造现状报告 全球制造商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来最大限度地 发挥劳动力潜力、降低风险、提高质量和实现 可持续增长 第九版年度智能制造现状报告 欢迎阅读罗克韦尔自动化的《2024 年智能制造现状报告》。 罗克韦尔自动化与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正在创造工业运营的未 来。120 年来,技术固然发生了变化,但我们的方法在世界各地和不同行业一再得 到验证。 到验证。 在今年的《智能制造现状报告》中,我们探讨了当前的颠覆因素,包括工业人工智 能等新兴技术,以及它们缓解制造商面临的最大挑战的潜力。 我们采用独特的以人为本的方法来实现自动化;制胜法宝是员工受到激励、参与 并精心应用相关技术。随着技术应用的迅速加快,这一点变得更加重要,首先是 疫情的需要,其次是提高复原力的需要,最后供应链短缺也凸显了这一点。复原 力包括能够应对未来的这些短缺、应对普遍存在的熟练劳动力短缺以及创造更 我们很高兴与您分享这些结果,并希望这份全球基准报告能为 2024 年的成功决 策提供指导,推动积极的业务成果,从而实现竞争优势、盈利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的未来。 94% 的企业希望通过采用智能制造技术来 维持或增加员工队伍 95% 的企业正在使用或评估智能制 造技术,高于 2023 年的 84% 98% 的企业制定了可持续发展/ ESG 政策,其中近一半的企业制定 了全公司范围的正式政策 创造工业运营的未来0 积分 | 37 页 | 5.96 MB | 5 月前3
共 49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