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超节点发展报告-华为&中国信通院5.3 4.2 2.2 3.2 4.1.1 4.2.1 4.1.2 4.2.2 4.2.3 2.3 3.3 2.4 前言 大模型对基础设施的挑战 超节点的出现与演进 超节点基础定义与特征 超节点应用案例 总结和展望:迈向未来计算的下一个十年 参考文献 通往通用人工智能之路:最新大模型发展动态 07 07 06 16 21 07 16 21 09 加速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服务算法创新 助力行业企业智能化升级 系统特征 AI 技术从单点能力突破迈向系统能力创新 超节点技术产业生态发展格局 基础特征:大带宽、低时延、内存统一编址 超大规模 扩展特征:多级缓存池化、资源灵活配比 超高可靠 灵活切分 大模型计算基础设施的挑战 小结 小结 CONTENTS 目录 超节点发展报告 02 当我们站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飞速发展的十字路口,一个清晰的趋势已然浮现:大模型正沿着 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节点的出现成为了面向大模型未来发展的必 然趋势。 超节点并非简单的硬件堆砌,它的实现离不开基础技术、系统能力与可落地性的三方协同。基础 技术是超节点的根基,其具备超高带宽互联、内存统一编址等技术特征,通过近乎无阻塞的高带宽 互联,将数百上千个 AI 处理器编织为一个逻辑统一的高密度计算体,为高效计算提供了底层支撑。 系统能力则是超节点高效运转的保障,它需要具备大20 积分 | 31 页 | 4.79 MB | 1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量子互联网与算网协同体系架构白皮书有的技术路线。其中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原理从物理上实现 绝对安全通信;量子计算是利用量子态叠加原理实现并行运算,极大 提高计算速度;而量子精密测量则是突破标准量子极限进一步提升测 量精度。在实用化的过程中,随着用户和节点数目的增加,很自然地 就形成了量子网络。当网络的覆盖面变得很大,类似于当今全球互联 网时,就形成了量子互联网。所以在将量子信息实用化的过程中,对 量子互联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展是必然趋势。 展计算能力的模 型[23,24]。分布式量子计算机的思想是利用非局域的控制非门来协同 多个小型量子处理器来进一步扩展成为一个更大的量子计算机。如果 在量子网络中执行分布式量子计算,那么多个计算节点之间的非局域 控制非门的执行质量非常关键,其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分布式量子计算 的计算效率。 23 目前由于受到比特数和门操作保真度等技术的限制,很难实现基 于量子纠错码的大规模量子计算机。所以现阶段处于含噪音中等尺度 由于本书主要聚焦于量子互联网,所以简单介绍与量子网络相关 的分布式精密测量方案。分布式量子传感主要是利用非局域量子关联 来实现对空间分布参数的精密测量,具有超越经典测量极限的灵敏度。 24 较为典型的应用场景为多节点的量子相位估计[30-32]、全球的量子时 钟网络[33]和长基线望远镜[34]等。更多关于量子精密测量和传感的 内容可参考文献[28,29]。这里简单介绍两个应用场景。 图 10. 全球量子时钟网络。20 积分 | 94 页 | 5.28 MB | 1 天前3
2025年智能化时代数据库自主可靠运维白皮书-腾讯云需要建设应急预 案和通报机制。 在设计数据库应急预案时,应从硬件、软件、节点、集群、机房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考虑,确保在不 同类型的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并恢复业务。同时,RTO(恢复时间目标)和RPO(恢复点目 标)的设定应尽量缩短,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福建海峡银行总结了硬件故障、软件故障、节点故障、集群故障、机房故障、业务故障、性能故障等 几类应急场景,并在实践中设立了应对措施。 在软件故障方面:需要建立软件的冗余机制,如数据库的多实例部署、数据库的热备机制等。软件 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用实例,确保数据库的持续运行。 在节点故障方面:需要建立节点的冗余机制,如数据库集群的多节点部署、节点的自动故障切换 机制等。节点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其他正常节点,确保集群的持续运行。 在集群故障方面:要建立集群的冗余机制,如多集群多中心部署、要实现集群自动故障检测和转 移机制等。集群故障 动故障切换技术,确保数据强一致性和业 务连续性。 数据可靠性:经过腾讯核心业务��余年 验证,数据可靠性达到��.�����%。 服务可用性:支持��.���%以上的高可 用性,即使节点故障也能快速恢复服务。 分布式架构设计 �个�以上的可靠性 提供强大的智能化管控、运维系统,凭借 DBbrain 数 据 库 自 治 云 服 务 体 系、 DBbridge 一 站 式 迁 移20 积分 | 89 页 | 2.06 MB | 1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分布式算力感知与调度技术白皮书状况的基础上,借助统一的度量范式对资源量进行对比与评估,再结 合任务的计算强度、时延要求和数据依赖等特征,以及网络带宽和能 量预算等约束,运用自适应的智能调度算法将大规模的计算任务分散 到不同的计算节点上,从而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本白皮书阐 述了分布式算力感知与调度的背景、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 发展建议,旨在为有兴趣了解分布式算力感知与调度相关概念和技术 的研究人员提供介绍与 分布式算力是相对于传统集中式算力(如单一超级数据中心)而 言的算力部署与利用模式,其核心是将一个大的计算任务分解成若干 个小任务,然后把这些小任务分配给地理、网络层级或逻辑上相互独 立的多个节点。这些计算节点可涵盖数据中心、边缘设备(如基站、 物联网网关)、终端设备甚至个人闲置设备等,通过网络连接形成协 同体系,实现算力资源的分布式协同与高效利用。分布式算力并非单 一形态,边缘算力是前者重要组成部分,是分布式思想的一种具体体 依存、紧密结合的环节。“感知”是基础和前提,它指的是系统具备 全面、实时、精准地获取分布式网络中各个计算节点资源状态的能力。 具体而言,感知过程涵盖多维度:首先,系统需自动发现并注册新计 算节点,识别其 CPU、GPU、FPGA 等类型,以及内存、存储容量等基 础属性。其次,通过轻量探针或节点遥测数据,实时监控 CPU/GPU 利 用率、存储占用率、网络带宽与延迟、负载水平、功耗及环境温度等20 积分 | 73 页 | 2.15 MB | 1 天前3
智能风控典藏版合集(377页)成就百万数据科学家! 24 因此,通过图表征学习与聚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召回。通过图表征学习将图结构 的节点属性以及结构特征映射到一个节点低维空间,由此产生一个节点特征,然 后再去进行下游的任务,如用户定性即节点分类等。其中,图表征学习的关键点 在于在进行低维的映射当中需要保留原始图的结构和节点属性信息。 DataFunTalk 成就百万数据科学家! 25 2. 图算法设计的目标 ① 算法的覆盖率和精准度; 由于业务场景更多为动态网络,当新增节点时,如果模型支持增量特征,则不需 要重复训练模型,可以极大的减少开发的流程,节省机器学习的资源,缩短任务 完成的时间。 02 图算法 GraphSAGE 落地及优化 1. GraphSAGE 核心思想 DataFunTalk 成就百万数据科学家! 26 GraphSAGE 核心思想主要为两点:邻居抽样;特征聚合。 GraphSAGE 的聚合过程实际是节点自身的属性特征和其抽样的邻居节点特征分 的聚合过程实际是节点自身的属性特征和其抽样的邻居节点特征分 别做一次线性变换,然后将两者 concat 在一起,再进行一次线性变换得到目标节 点的 embedding 特征。最后利用得到的目标节点的 embedding 特征进行下游 的任务,训练的方式的可以采用无监督的方式,如 NCE Loss。 2. GraphSAGE 的优点 GraphSAGE 通过邻居抽样的方式解决了 GCN 内存爆炸的问题,同时可以将直推 式学习转化为归纳式学习,避免了节点的20 积分 | 377 页 | 30.66 MB | 1 天前3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及安全建设总体设计方案(57页 PPT),分别对计算环境、 区域边界、 通信网 络 体系进行管理 , 实施多层隔离和保护 , 以 防止某薄弱环节影响整体安全。 u 重点对操作人员使用的终端、 业务服务器等 计算节点进行安全防护 ,控制操作人员行为 , 使其不能违规操作 ,从而把住攻击发起的源 头关 , 防止发生攻击行为。 u 分析应用系统的流程 ,确定用户(主体) 和 访问的文件(客体) 客体的安全标记 信息 , 并依据强制访问控 制策略对 该请求实施策略符 合性检查。 3.1 强制访问控制机 制 3.2 可信计算 u 结构化保障机制—可信计算 可基于可信根对计算节点的 BIOS 、引导程序、操作系统内核等进行可信验证, 并在检测到其可信性受到破坏后进行报警。 在一级基础上,对应用程序等进行可信验证,并在检测到其可信性受到破坏后 进行报警。并将验证结果形成审计纪录 应用层次用户 播出系统不同 采用安全管 证书的组合 服务器节点部署身份鉴别部件, 维人员身份。 播出核心交换机旁路部署运维 鉴别在线运维用户身份。 点用户身份鉴别 :运维人员对播出控制域工作站 运维 , 工作站节点部署身份鉴别部件 ,鉴别运维 。 户身份鉴别 :对应用类 务 节点前端部 应 部件 ,鉴别应用人员 应用业务时必须要通过应用身份鉴别部件的身份10 积分 | 57 页 | 7.70 MB | 1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15%以上, 实现“比特”与“瓦特”的时空耦合。政策层面,“东数西算”工程已 明确要求 2025 年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 80%, 《加快构建 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 年)》更将算电协同列为新型基 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抓手,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推动“大”“小” 电网与算力节点的双向赋能。产业实践中,青海柴达木 100%绿电算 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白皮书 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 策体系。2021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 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首次提出“东数西算” 工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 8 个地区布局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明确要求西部节点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不低于 65%。2022 年 2 月,“东 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规划建设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展望“十 五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到 2030 年算电协同国家政策规划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 的深化与试点示范的加速落地。根据《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 案(2024—2027 年)》,算电协同被列为七大试点方向之一,明确要求 在国家枢纽节点和青海、新疆等能源富集区,通过“绿电聚合供应” 模式提升数据中心绿电占比,并探索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功率联合预测、 柔性控制等技术,以降低电网保障容量需求。国家能源局 2025 年 5 月发布的《10 积分 | 66 页 | 1.70 MB | 1 天前3
信息网络安全方案设计方案(52页 WORD)能为大数据分析审计提供支撑,在国产算法升 级过程中, 需完全兼容现有数据,保证各系统数据的继承性。 证书业务兼容。PKI/PMI 系统算法升级后,不能影响各市、区、县或其他行业 XX 如边 防、消防等节点的证书业务,保证 XX 国密算法数字证书的分阶段应用。 业务访问兼容。 PKI/PMI 系统国密算法升级后, 不能影响现有全国 XX 用户对信息系统 的业务访问。 安全改造接口兼容。为降低对 2 准入网关 复用用户汇聚节点安全准入能力。 用户汇聚节点 (路由交换设备) 在客户端形式多样的网络环境中,由于不同客户端支持 的接入认证方式有所不同,有的客户端只能进行 MAC 地址认证(比如打印机终端) ,有的客 户端进行 802.1X 认证,有的用户主机通过 Web 访问进行 Portal 认证。为了灵活适应这种网 络环境的多认证需求,用户汇聚节点 (路由交换设备)应支持多认证的统一部署方式, 接入。 2.3.3 安全检测 2.3.3.1 复制分流器 IPS、流量分析、沙箱检测、数据防泄漏等各类检测设备针对流量的安全检测需求, 可 通过配置一台高性能的 TAP 复制分流器对重要的网络节点镜像的流量进行采集和复制,把 流量均衡分散到多个出接口, 转发给 IPS、流量分析、沙箱检测、数据防泄漏等各类检测设 备的安全检测引擎进行数据分析,维持同源同宿, 保证用户数据和会话的完整性。20 积分 | 64 页 | 866.04 KB | 1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技术白皮书1.2 产业驱动经济升级 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正以“空天地一体化”架构重构产业生态,深 度融入国家“东数西算”与“算网能一体化”战略布局。通过卫星制 造、火箭发射、激光通信等核心技术的跨域协同,天基节点正成为绿 色算力网络的空间支点,驱动海洋经济、跨境贸易等产业向智能化、 低碳化跃迁,为区域经济联动注入新动能。产业链协同推动卫星制造 与火箭技术突破,如蓝箭航天完成火箭垂直起降回收验证,银河航天 为核心 节点,依托星间链路和星地链路,将分布在轨道各处的卫星节点与地 面信关站、高空平台等通信节点紧密连接,构成独立于地表的骨干通 信网络。与地面互联网中的光纤骨干网类似,卫星互联网承载网直接 决定了卫星互联网的通信能力上限,其性能优劣关系到系统能否真正 实现全球覆盖、低时延和高可靠的服务目标。 图 2-1 卫星互联网架构图 2 卫星互联网承载网的结构由在轨卫星、地面节点和多类型链路共 路共 同构成。在轨卫星既包括低轨卫星,也包括中高轨道的区域中继节点, 它们通过高速星间链路形成一个动态的网状拓扑。这些卫星节点不仅 仅承担信号转发的作用,还具备一定的路由计算、缓存和处理能力, 使得网络在链路变化频繁的空间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高效的数据调 度。地面节点主要由信关站和核心骨干节点组成,前者承担卫星与地 面网络之间的数据注入与卸载,完成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对接,后者则 与地面核20 积分 | 85 页 | 3.37 MB | 1 天前3
火山引擎新一代边缘云解决方案(16页 PPT)边边协同 ) 边缘算力服务 边缘云 基础设施底座 计算 边缘安全 边缘计算节点 加速 应用 边缘实例 (CPU/GPU/ARM ) 边缘渲染 边缘智能 AI 推理 规则引擎 离线渲染 实时渲染 数字证书 WAAP SASE 数据管理 边缘应用 服务 云边管理 边缘计算节点 火山引擎边缘云:新一代算力底座——边缘计算云平台 高性能边缘硬件( X86 、 NVMe 、 100G/25G 智能网卡、 GPU ) 全国覆盖的边缘节点 优质专线(单线、多线) 服务 发现 存储 组件 边缘云原生操作系统 组件 管理 生命 周期 自定义 镜像 镜像 构建机 边缘智能 多级架构 回源管理 高性能边缘硬件 (X86 、 NVMe 、 100G/25G 智能网卡、 GPU ) 全国覆盖的边缘节点 优质专线 ( 单线、多线 ) 火山引擎边缘云:高效内容分发与加速网络10 积分 | 16 页 | 1.93 MB | 1 天前3
共 137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