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瞭望》矿山专刊--新华三下风门具备基于感知信息的智能开启与关闭,具备瓦斯、风压、风速、风量等智能感知能 力,并基于感知信息自动解算、分析、预警与控制通风网络,实现通风系统的无人值守与 远程集中控制;固定排水作业点实现基于水压、水位的智能抽排,排水系统与水文监测系统 实现智能联动;供电系统具备智能防越级跳闸保护功能,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实现 无人值守;综合保障系统的各监测数据应接入智能综合管控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及智能联 动控制。 (9) 系统。存在瓦斯灾 害的矿井,应建设完善的瓦斯智能感知系统,并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上传、分析、预测、 预警,瓦斯监测数据与通风系统、避灾系统等实现智能联动控制;存在水害的矿井,应建设 完善的井上下水文智能动态监测系统,并与排水系统、避灾系统等实现智能联动控制;存在 煤层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应建设完善的束管监测、光纤测温等系统,以及灌浆、注氮等 防灭火设施,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上传、分析及联动控制;矿井电气设备、胶带输送机等易 定性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常见因素可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采矿 设计、生产作业、外部影响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岩石岩性 地质构造 应力变化 风化情况 工程地质 采场设计 边坡形状 几何尺寸 开采计划 采矿设计 含水层 地表水 地下水 裂隙水 水文地质 机械振动 爆破冲击 采剥失衡 防护失当10 积分 | 189 页 | 25.75 MB | 6 月前3
中国建筑业企业数字化研究报告(2024)-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手段对工程环 境进行精准、高效的测绘、勘探与数据采集,并将成果快速、准确地转化为可 视化、可分析的数字信息。根据《智能建造技术导则》,数字勘察包括对地理 信息数据、工程钻探数据、原位测试数据、水文地质数据以及室内试验数据等 多方式、多来源的获取与整合。具体来看: 首先,勘察数据采集方面,数字技术与传统勘察活动的结合主要体现在设 备与技术的智能化应用。利用倾斜摄影、机载激光雷达(LiDAR)扫描和三维激 据管理平台实现 实时连接,从而建立起完整、可追溯的数据链。 其次,勘察数据处理与应用层面,数字勘察注重对采集数据的深层次分析 与利用。通过构建岩土工程信息模型,可以将现场采集到的地质、土质、水文、 地形等原始数据进行可视化、参数化建模。这种基于数字模型的分析方法,不 仅可实现虚拟钻孔、虚拟剖面等可视化表达,还可针对地基基础施工、基坑开 挖或地下空间利用等进行优化模拟和可行性论证。导则还强调了数据格式的统20 积分 | 115 页 | 10.19 MB | 5 月前3
2025年AI CITY发展研究报告——“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城市发展范式创新据,开发智能风控模型,将授信转化率大幅提升至68%。创业者仅需72小时即可获得50万元信用贷款,比传统征信 报告方式快十倍以上。 东莞市水务局通过DeepSeek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试验,融合实时水文监测数据、气象预报信息及历史灾情数据 库,建立了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模型,实现了洪涝演进过程的智能模拟,有效提升了预警信息的精准度至分钟级,显 著提升了水资源管理、供水调度、防洪排涝等典型场景的应用效能。20 积分 | 78 页 | 5.45 MB | 4 月前3
共 3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