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DeepSeek-R1加速AI进程,看好AI应用端潜力释放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证券研究报告 DeepSeek-R1 加速 AI 进程,看好 AI 应用端潜力释放 2025 年 02 月 10 日 评级 领先大市 评级变动: 维持 行 业涨跌幅比较 % 1M 3M 12M 电子 9 DeepSeek-R1 模型以其卓越性价比和出色性能,为 AI 模型的研发和应 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 AI 大模型高投入、高算力的 固有认知,加速 AI 大模型落地应用端。 DeepSeek-R1 蒸馏小模型性能卓越,驱动端侧 AI发展。根据 DeepSeek 官 网 数据 , DeepSeek-R1 的 蒸 馏 小模 型在 多项 能力 上实 现了 对标 OpenAI o1-mini DeepSeek 模型加速国内 AI 进程,推动 AI 技术普惠应用。据《科创 板日报》消息,华为小艺助手 App 的智能体广场已上线 DeepSeek-R1 的 Beta 版,把小艺助手升级到 11.2.10.310 版本及以上可体验。用户可 通过小艺助手与 DeepSeek 对话,实现更加无缝的 AI 体验。据工信部 官网消息,2025 年春节期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基10 积分 | 4 页 | 269.47 KB | 6 月前3
人形机器人行业:由“外”到“内”,智能革命-2025年3月6日 人形机器人:由“外”到“内”,智能革命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2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 人形机器人:承载AI未来 人形机器人的外观和行为与人高度相似,能够适应人类的生存环境、使用人类的生产工具,形态更易令人产生共鸣,是具身智能最理想的载体。受政 策出台、技术成熟、需求高涨和供给竞争等因素的推动 一种模仿人类外形的机器人,除具备人形和模拟人类动作外还兼具智慧化和可交互性等特点,包含三 大核心技术模块:环境感知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 人形机器人正处于商业化爆发期前夜,普遍认为到2030年市场规模可达数百亿美元。Markets and Markets预计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18亿 美元提升至2028年的138亿美元,年复合增速约50.2%。据高盛预测,乐观情 。2024年4月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约27.6亿 元,2026年达到104.71亿元,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世界总量的32.7%,比例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规模。 巨头纷纷入局,创业公司百花齐放,众多厂商快速迭代。如特斯拉三次发布Optimus性能更新迭代视频;DeepMind与斯坦福大学联合推出的Mobile Aloha也0 积分 | 49 页 | 3.78 MB | 5 月前3
TiDB Serverless的云原生架构进化:从0到2万+集群的极速狂奔0 积分 | 35 页 | 1.98 MB | 5 月前3
从原则到实践:在动态监管环境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和监管机构的基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人工智能法规来自全球各级政府和司 法管辖区。此外,尽管数据隐私和反歧视法规等法律不是专门为人工智能设计, 但这些法律将决定人工智能的使用范围和方式。例如,在美国,人工智能将受 到城市、州和联邦法律、政府行为、行政令、自愿行业协议甚至普通法的监管。 ©2025 云安全联盟大中华区版权所有 10 在准备人工智能项目时,需要考虑到人工智能法规的起源并不总是直观的,因 的,因 此需要细致分析。首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法律框架是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因 为它保障了个人和企业的安全及基本权利。如果某些人工智能应用干扰或威胁 到公民权利,则会遭到禁止。如大语言模型等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可能会对健 康、安全、基本权利、环境、民主和法治造成重大损害,预计将出台相关法规 加以监管。 执行摘要 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世界,并且具有重塑社会基本结构的巨大潜 力。然而 如何应对复杂的法律环境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围绕人工 智能的监管环境,涵盖了诸如生成逼真文本格式(代码、脚本、文章)的深度 学习模型、处理视觉内容(面部识别、深度伪造)的计算机视觉应用、稳定扩 散(文本到图像模型)以及在自主系统(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中使用的强 化学习算法等多样化系统。更广泛的类别,如生成式对抗网络和大语言模型等, 是众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要求在监管中将其纳入考虑。由于现行立10 积分 | 72 页 | 1.37 MB | 6 月前3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AI系列深度,AI+降本增效拓宽应用,硬件端落地场景丰富-20230712-东吴证券-28页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电子 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 AI 系列深度:AI+降本增效拓宽应用,硬件 端落地场景丰富 2023 年 07 月 12 日 证券分析师 张良卫 执业证书:S0600516070001 021-60199793 zhanglw@dwzq ChatGPT 爆火,其能力已接近人类水平。GPT 升级至四代,模型能力 高速提升。2023 年 3 月 15 日,OpenAI 正式官宣了多模态大模型 GPT- 4,ChatGPT4 将输入内容扩展到 2.5 万字内的文字和图像,较 ChatGPT 能够处理更复杂、更细微的问题。最新版的 GPT-4 在 ChatGPT 的 GPT- 3.5 基础上主要提升了语言模型方面的能力,并添加了多模态功能,在 终端接入人工智能大 模型的趋势是明确的,预计很快在下游应用层面将出现 AI 百花齐放的 景象。国产半导体产业已经加速了“创新车轮”,在端侧围绕计算、感 知、存储等关键环节作充足准备,以迎接人工智能新机遇。 ◼ AI 拓宽 C 端应用场景,推动创新需求。 C 端更注重用户体验和使用场 景的匹配,随着轻量型大模型的发布,AI 应用有望从 PC 延伸到手机、 IOT 等,赋能各类智能终端。举例来看,1、AI10 积分 | 28 页 | 2.68 MB | 6 月前3
2025年分布式调相机对大规模新能源汇集到的支撑作用探讨报告20 积分 | 33 页 | 3.71 MB | 1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量子互联网与算网协同体系架构白皮书验室有权追究侵权者的相关法律责任。 编写说明 主要编写单位: 紫金山实验室 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北京邮电大学 主要编写人员: 张浩、李媛、张晨、黄韬、刘韵洁 I 前 言 从量子这个概念的提出,到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第一次量子革 命,孕育出了现代计算机文明,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其使得人 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方便。近几十年来,以操控量子态为基础的 ...................................78 5 一、量子信息技术概述 1.1 量子信息基本概念 1.1.1 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 图 1. 从宏观尺度的篮球到微观尺度的原子。相应的物理理论从经典 力学过渡到量子力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肉眼所能见到的物体的运动行为都属于经典 物理所研究的范畴。比如一块被水平扔出去的石头做抛物线运行,踩 油门让车加速 首字母)。一个原 子有自旋向上和向下两种状态,可以表示为 和 。甚至一只猫的 死和活的状态,都可以表达为 死 和 活 。量子力学中的概念有很多, 为简单起见,我们只在这里介绍几个后续内容涉及到的重要概念。下 面我们重点介绍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叠加态和纠缠态。 图 2. 经典物理的态和量子力学中的态。抛硬币为例,白色向上为 0, 黑色向上为 1。量子力学区域最右侧为 0 和 1 的叠加态。20 积分 | 94 页 | 5.28 MB | 1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版)训练成本与推理成本的显著降低,加速人工智能的落地部署与普惠化 发展,进一步催生了大量算力需求。根据《IDC 中国加速计算服务器 半年度市场跟踪报告》分析,2025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 1037EFLOPS,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 2782EFLOPS,五年年复合增长 率达到 46.2%。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算力水平和供给能力大 幅提升,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庞大的产业体系。 我国高度重视算力产业与技术的发展,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 补和协同联动,并通过推动建设普惠算力、推动算力一体化服务等方 式,降低中小企业用算成本。《数字中国建设 2025 年行动方案》提 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深度挖掘应用场景,建设高质量数据集, 目标到 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 10%。《算力 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指出集中力量开展高性能传输协议等网络传输技 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 版) 3 术研究,推动数据通信 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 版) 6 三、算力城域网需求 3.1 需求总述 典型算力业务流程包含数据入算、模型训练、模型推理几个关键 阶段。数据入算阶段要求网络能够满足 TB/PB 级海量数据的高效传 送。考虑到数据敏感用户的数据“不落盘”要求,还需要网络具备高 稳定和数据无损传输能力,实现用户私域存储与 AIDC 之间的高效拉 远训练。模型训练阶段当前面临单 AIDC 算力资源受限、零散算力资 源未利20 积分 | 42 页 | 7.16 MB | 1 天前3
世界互联网大会&联通:2025人形机器人应用与发展前瞻报告上看,中国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 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到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640 亿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 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而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范围内人形机 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 。 投融资方面,CB Ins 发展蓝皮书》 来源:高盛《人形机器人专题报告》 世界互联网大会智库合作计划系列成果 3.各国科技巨头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落地实践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品已经处于产品发布和应用验证阶段,但到商 业落地和大规模量产仍有一段距离。 各国科技巨头已宣布推出多款人形机器人。特斯拉发布“擎天柱” (Optimus)二代的人形机器人。2024年6月,Optimus二代已经被 应用在 类进行任务级交互;多模态感知能力,整合多感官信息;自主可靠决策 能力,分解复杂任务;涌现和泛化能力,在新环境执行任务。 从技术路线演进看,基于大模型的机器人“大脑”正沿着四条并 行路径向端到端智能发展。其一,LLM+VFM融合路线,最成熟方案。 以谷歌SayCan为代表,通过预训练技能的价值函数与大语言模型对齐, 将用户指令分解为可执行任务链,实现交互与规划闭环。其二,视觉- 语言5 积分 | 24 页 | 5.42 MB | 20 天前3
电子行业:AI大模型需要什么样的硬件?-20240621-华泰证券-40页月 OpenAI 推出 ChatGPT 至今,我们看到 Chatbot 应用的能力 不断增强,从最初的文字问答,迅速向具有自主记忆、推理、规划和执行的 全自动能力的 AI Agent 发展。我们认为端侧智能是大模型发展的重要分支。 建议投资人沿着:1)大模型如何赋能终端,2)终端如何解决大模型普及难 点两条思路,寻找硬件的落地机会。我们看好 1)Apple Intelligence 推动苹 果用户换机,2)交互能力提升推动轻量级 ChatGPT 的 PC+移动端独立访客数达到 3 亿,在全球所有网站中排名第 22。 我们认为大模型的演进方向是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逐渐提升,最终形态是 AI Agent,具有自主记忆、推理、规划和执行的全自动能力。 观点#1:Apple Intelligence 推动苹果用户换机,利好产业链业绩增长 6/11, 苹果 WWDC 2024 大会推出由苹果自研的端侧大模型、云端大模型、 以及 OpenAI 的现有功能差异不大,但由于此类功能只在 iPhone 15 pro/max 及以后系列搭载,有望推动苹果用户换机。根据 IDC 数 字,苹果 2023 年销量 2.34 亿台,华泰预测苹果 2024 年销量下降 8.2%到 2.15 亿台。根据 BankMyCell 数字,2024 年苹果手机活跃用户 14.6 亿人, 对应目前换机周期 6.23 年,如果 Apple Intelligence 能够缩短换机周期 3 个10 积分 | 40 页 | 2.60 MB | 6 月前3
共 66 条
- 1
- 2
- 3
- 4
- 5
- 6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