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2024版)-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模组将不断向轻量化、紧凑化、高性能化、高可靠性、标准化、模块 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包括建立标准接口实现模块化设计,降低生 产成本和维修成本,提高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灵巧手是一种高度模仿人手功能的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它融合 了深度仿生、柔性感知、微机电系统以及高性能材料等前沿技术,是 实现智能机器人技术变革的关键组件,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灵巧操作、 人机交互的关键部件,决定了人形机器人的操作能力和工作性能。灵 通常设计为一个自由度,以确保机械臂能够进行精确的弯曲与伸展, 腕关节通常设计为二自由度或三自由度的球铰,用于末端姿态调节。 这些自由度配置赋予机械臂与人类手臂类似的运动特性,能够完成复 杂的操作任务。通过对人类手臂的构型研究与运动学仿真优化,进一 步提高仿人机械臂的工作空间与灵活度。其中腕关节的球铰设计要求 末端同时具备俯仰和侧摆能力,传统串联关节难以实现。通过新型的 线性执行器与并联机构的组合,能够更好地分配负载,降低惯性和反 子皮肤、灵巧手、仿人臂/腿、躯干等方面,ISO 发布 ISO 14539:2000, 对抓握型夹持器的物体操作特性表示进行规定,ASTM 在研的 WK90228、 WK86189、WK83863 等对抓握型末端执行器物体下滑力进行了规定。环 境感知方面,IEC/TC47目前多项在研标准如PNW 47-2843、PNW 47-2844、 PNW 47-2845,以及已经发布的 IEC 63551-1:202310 积分 | 89 页 | 3.98 MB | 5 月前3
人形机器人行业:由“外”到“内”,智能革命-产业链: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价值占比最高的零部件是传感器、电机、丝杠和减速器。随着机器人工作向复杂、多类型任务转变,灵巧手和柔性皮肤配合成为 人形机器人的“手”,使更精细、自主、安全的末端交互成为可能,可能成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竞争的关键领域。随着国产机器人硬件迭代升级和逐步 量产化,成本和供应链优势将逐渐显现,预计国产替代将加速。 代表性厂商:巨头跨界,初创涌现 近年来多方入局 从功能部位占比来看,主要部位是腿部、灵巧手、肩部和脚部,合计 占比超过70%。随着自动化和AI技术进步,机器人工作正向复杂、多类 型任务转变,灵巧手作为新型末端执行器,在机器人与环境交互中的 作用越发关键;柔性皮肤则赋予机器人触觉,使更精细、自主、安全 的末端交互成为可能,二者配合成为人形机器人的“手”,有望成为 未来人形机器人竞争的关键领域。 传感器 电机 丝杠 减速器 编码器 FSD+芯片+相机0 积分 | 49 页 | 3.78 MB | 5 月前3
华为-人工智能行业:智能世界2035-20250918-134页2030 年前后,机器人领域的“ChatGPT 时刻” 有可能将到来——基于视觉 - 触觉 - 语言 - 动作 模型(VTLA)或世界模型(World Model)的 手部操作系统将应运而生,末端执行器自由度 也将普及至 10 + 自由度(10+Dof)水平,届 时机器人将突破工业场景的柔性操作限制并拓 展至部分消费级场景。 2035 年前后,随着量产规模扩大,家庭机 器人售价会低于 化——在新能源出力高峰时提升算力负载消纳 绿电,在供电紧张时降低非核心算力释放电力 空间,从而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的稳定 运行。这种“算力赋能电力 + 电力支撑算力” 的双向互动,让数据中心从能源链条的末端环 节跃升为系统级协同的关键支点,为新能源与 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搭建了不可替代的桥梁。 80 2035 年的电力系统,已经进化为一个动态平衡、高度智能化的能源生态系统,实现了从“保 障供电 米级精准跟驰,有效降低风阻和能耗,使空驶 率下降 60%。跨境物流中,无人驾驶船舶基于 海事 AI 云平台,整合全球实时航运数据,自主 规划最经济安全的航路,智能规避恶劣海况与 拥堵港口,显著提升跨境运输效率与可靠性。 末端配送环节,无人机与无人车形成天地协同 的智能配送网络,无人机负责高价值货物和紧 急医疗品的空中运输,无人车依托多源传感技 术实现精准地面配送,共同构建高效的“最后 一公里”解决方案。 在仓储领域,智能仓储机器人通过20 积分 | 134 页 | 27.89 MB | 1 天前3
世界互联网大会&联通:2025人形机器人应用与发展前瞻报告地图,对环境感知、路线规划和运动导航能力将明显增强,可以更好地 适应可变环境,识别多点目标,自主调整路径并能够及时避障,能够赋 能物流领域分拣、搬运等工作。在无人运输场景,机器人实现从干线运 输到末端配送的全链路无人化。通过24小时不间断作业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人形机器人在物流运输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正从技术探索走向规模 化落地,其核心价值在于结合人类形态的灵活性与环境适应性,突破传5 积分 | 24 页 | 5.42 MB | 20 天前3
信通院:“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应用研究报告2025,结合国产操作 系统,不同的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可以灵活地选择搭配算力芯片和硬件 方案,实现高效且多样化的部署策略。 2、钧舵高稳定性的 LRA 系列直线旋转执行器 钧舵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电伺服末端执行器核心零部件的高科 技企业,提供工业级灵巧手、智能电动夹爪、电动吸盘等多种产品。 钧舵的 LRA 系列产品主要优势如下:一是精确力控补偿与柔和着陆技 术,通过线性差值补偿算法,有效地补偿了动力源全行程的推力波动,0 积分 | 37 页 | 2.06 MB | 5 月前3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崛起研究报告:物理AI时代开启为了理解不同类型机器⼈的专利创作,我们将专利按10种⽤途进⾏分类。将每项专利 归类到特定类型的机器⼈可能具有挑战性,因为许多创新并不⼀定是针对特定类型的 机器⼈。例如,某些传感器、执⾏器、控制器和末端执⾏器可能并不能直接归因于送 货机器⼈,也可能被⽤于设计⽤于护理或餐厅服务的机器⼈。因此,为了确保在将专 利与机器⼈类型进⾏关联时具有较⾼的精度,我们专注于基于申请⽂件中使⽤的语⾔ ,将专利直接关联到每种⽤途的较⼩⼀组专利。0 积分 | 82 页 | 5.53 MB | 5 月前3
2025中国ESG最佳企业实践报告性而不适合回收”。这意味着,医疗健康行业不能简单地“重复使用” 或“再制造”所有产品而不损害患者安全或违反监管规定。这要求在生 态设计方面进行创新,开发专门针对难以回收的医疗塑料的先进回收技 术 ,并优先从源头减少废物,而不是仅仅依赖末端回收。核心挑战在于 在严格的监管和安全限制下进行创新。 Achievements & Impact 医疗健康行业 评分维度解析与成功标尺介绍 ESG成果及影响 ESG创新及实践 评选20 积分 | 128 页 | 12.54 MB | 1 天前3
CMG:2023-2024年乡村振兴观察报告3%)、数控精准切割(切口误差≤ 2 毫米)及多机协同管控五大技术,实现日采收 150-200 吨, 效率较人工提升 20 倍,完整采收率超 98%,单亩成本骤降至 180 元,首次完成从挖掘到装筐的全流程 无人化作业,同时末端运输通过履带式机器人实现 1 吨载重、30 度坡地自适应运输,续航 8 小时,减 少 70% 人力投入,为破解农业劳动力短缺、推动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范本。 数字农业是未来全球农业增产的重要突破口10 积分 | 150 页 | 41.75 MB | 6 月前3
共 8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