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分布式算力感知与调度技术白皮书新研究院有权 追究侵权者的相关法律责任。 编委会 专家指导组成员 刘韵洁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荣誉院长、首席科学家 郭宇辉 中国铁塔通信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低空经济专委会秘书长 黄 韬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麻文军 中国铁塔行业拓展部总经理、铁塔智联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窦 笠 中国铁塔科技创新部总经理 吴晓梅 中国铁塔通信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何 4 云游戏.......................................................................................49 4.5 低空经济网络...........................................................................51 4.6 战术网络........ 稳定性、业务连续性与数据可信性。 (6)应用服务层 应用服务层聚焦典型算力应用场景,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形态的 任务调度需求,提供灵活、高效的分布式计算服务能力。支持包括远 程医疗、智慧城市、大模型分布式训练、云游戏、低空经济网络、战 术网络、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典型场景的分布式算力感知与调度, 实现任务在多源异构环境中最优部署,全面提升任务执行效率、资源 利用率与用户体验,助力多行业智能化转型。 27 三、分布式算力感知与调度关键技术20 积分 | 73 页 | 2.15 MB | 1 天前3
华为-人工智能行业:智能世界2035-20250918-134页驶正逐步逼近 L3 级门槛。 业界有望通过端到端(E2E)技术路线率先 是 AI 感知、适应、改造物理世界的重要载体。 从广义范畴来看,未来具身智能将应用于三大 行业领域: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及低空经济。 AI技术 视觉触觉语言动作模型(VTLA) 世界模型 电池 固态电池 氢燃料电池 感知交互 触觉 肌机 脑机 通信网络 空天一体 5G/5.5G 计算存储 仿生计算 边缘计算 到普及,最终迈向完全自动驾驶的关键旅程。 智能机器人的演进预测 20 跨越电池能量密度鸿沟,低空飞行开启城市立体交通 随着电动汽车(EV)技术与航空技术的融 合发展,低空经济已迅速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新 兴热点赛道,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创新,也是 未来具身智能技术应用的关键方向。 低空经济未来的发展面临多重挑战:1)电 池能量密度不足,续航问题尚未解决;2)基础 设施不完善,制约业务发展速度;3)价格和成 及带来的社会安全问题依然需要有有效的解决 方法。 其中,约束低空经济普及最关键的因素是 电池能量密度鸿沟:目前 300-400Wh/kg 的电 池能量密度无法支撑几小时的低空飞行,未来 能量密度需要达到 800Wh/kg,高能量密度的 固态电池、太阳能 - 氢能 - 电能多源耦合,以 及电池与液态发电机混动续航,可能是未来的 关键突破方向。 AI 将作为核心赋能技术,深度融合于低空 飞行的三大环节:环境感知、自主决策与精准20 积分 | 134 页 | 27.89 MB | 1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技术白皮书系统实现发射实况高清视频流回传与多路指令同步分发,此类技术可 迁移至赛事直播、人流监控等瞬时高负载场景。 5.3 产业赋能类应用场景 卫星互联网通过星地数据协同与通导遥融合,深度赋能传统产业 数字化升级,催生智慧农业、海洋经济、低空物流等新业态。其核心 价值在于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生产要素全域互联。 5.3.1 智慧农业物联网 卫星互联网承载网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显著提升了 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效率。在山东济南中科北斗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24 亿元火箭 海上回收船项目,船舶需在离岸 300-700 公里复杂海况下执行高精度 回收任务,体现卫星互联网定位与通信技术对高端海工装备的赋能。 5.3.3 低空经济支撑 卫星互联网承载网通过高轨中继卫星与低轨星座组网,破解低空 飞行器通信覆盖与管控难题,如图 5-3 所示。深圳苍宇天基启动全球 首个高轨商业中继卫星项目,计划 2026 年发射“苍宇一号”,形成 60%低轨覆盖和 40%地表覆盖能力。2027 天候天基测控与数据传输服务。在组网技术层面,北京邮电大学研发 的“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控制系统”解决了卫星动态切换与资源调度难 题,2025 年初于雄安部署,获商业航天企业广泛对接。这些技术共 同构建低空经济“空天地协同一张网”基础设施。 图 5-3 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支撑图 5.3.4 数字乡村全域覆盖 卫 星 互 联 网 承 载 网 结 合 地 面 去 中 心 化 物 理 基 础 设 施 (Decentralized Physical20 积分 | 85 页 | 3.37 MB | 1 天前3
CMG:2023-2024年乡村振兴观察报告环境传感器、农业无人机等多方面取得新突破,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宏观数据指标 1. 农业科技贡献率持续增加 根据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公布数据,2023 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 27.6%。 2. 低空经济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数据,2024 年全国植保无人飞机保有量 25.1 万架、防治作业面 积 26.7 亿亩次,均较去年增长近 25%,已居全球首位。 具体数据指标10 积分 | 150 页 | 41.75 MB | 5 月前3
共 4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