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发展研究报告 第五章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比较 46 > 47 可信集群管理 机密OS、机密容器、机密VM 隐私计算引擎(MPC、FL、TEE等) 跨域管控 可信审计 机构管理 项目管理 算法管理 监控审计 图:技术路线之三——隐私保护计算平台系统图(4.1) 流通管理 平台 密算服务 平台 计算引擎 平台 密算PaaS 平台 • 数据胶囊封装 • 加密流入 数据接入 体网络,无中心化控制, 适合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跨境协作。 二是数据不可篡改。通过哈希链式结构和密码学签名等技术,保障写入区块链的数据,几乎无法被修改或删除,历史记 录可追溯。具有防篡改、审计透明等优势。 三是共识机制。通过算法确保节点对账本状态达成一致,是区块链安全与效率的核心。包括混合共识、分片技术、智能 合约、隐私增强技术、零知识证明等。 应用现状 块链技术在数据流通中的应用场景广泛,主要应用于政务、金融、 滥用;数字身份与动态管控是基于区块链实现去中心化身份认证 (DID),确保参与方身份可信,并通过动态权限管理实时监控数据使用行为;存证溯源是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记录 数据流通全流程,支持事后审计与责任追溯。 资源交互能力。可信数据空间通过数据标识与语义互通、联邦数据目录、边缘计算与联邦架构等标准化与智能化技术, 打破数据孤岛,提升跨主体、跨行业的数据流通效率。其中,数据标识与语义互通技术采用统一的数据标识体系和语义发现10 积分 | 38 页 | 6.07 MB | 5 月前3
共 1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