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元件等技术方向,组织全社会力量进行攻关。 3.分步建设实施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一方面要鼓励地方、行业、企业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并且应包容创新,允许失败。因 此,今后5~10年,国家将三步走策略,分阶段突破数据安全流通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化。 第一阶段为试点试验阶段。一方面组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对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控制技术、可信数据空间、数 场、数联网、数据元件等为代表的数据可信安全流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技术攻关,以期快速实现技术突破;另一方面将通过 原始数据与数据应用“解耦”,基于数 据元件相关组件,实现从数据归集到数 据元件加工交易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要素 开发和管控。 技术特点 隐私保护计算技术是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 现数据价值流通的关键技术,有两方面突出共性 技术特点: 数据可用不可见:全流程加密/脱敏处理,避免明 文暴露; 安全效率权衡:MPC(基于秘密分享/混淆电路) 安 全 度 高 但 效 率 低 ; 联 邦 学 习 在医疗健康领域,主要应用于医疗数据流通,支持精准 医疗和健康档案共享,并通过区块链确保数据可追溯; 在工业制造领域,主要应用于智能制造场景中,助力工 业数据融合分析,优化生产流程。 数据元件作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已在政务、 金融、医疗与工业领域落地: 政务领域支撑温州、北京等地数据共享与资产凭证; 金融领域通过“元件+隐私计算”实现银行风险评估, 企业提供脱敏经营数据即可生成信用评分; 医疗工10 积分 | 38 页 | 6.07 MB | 5 月前3
共 1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