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严格的要求,即要确保数据在大规模、高通量、快速率的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数据安全发展到了动态全过程安全阶段,这 时不仅需要更加强大的连接和算力功能,对数据更大规模、更快速率、更高通量流通利用的需求更强烈,而使用控制、隐 私计算、区域链、数据沙箱、智能合约、数据标识、语义发现、元数据智能识别等可信安全的数据流通技术正在成为数据 要素化发展新阶段的主流技术。 欧盟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GDPR》 方面的法律,即使是数据隐私的相关法规也相对分散,管理较为宽 松—只要不涉及公民隐私,企业通过政府开放平台、网络爬取、提供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等各种方式得到的数据,都可以自由 使用和流通。 美国的数据基础设施探索实践 使用技术或方案 覆盖企业全部供应链、生产链、生态链 的完善数据整合与协作体系 云原生架构数据分析处理平台 区块链和加密算法 以Google Cloud、AWS、Azure 据处理、数据分析等全流程服务,以实现数据的 高效利用与处理。既能满足互操作性的要求,通过实现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能够无缝对接,从而推动数据的流通和共享,也 能确保数据自主权的实现,即保证参与者能够使用与管理自己的数据,在向他方提供数据访问权限时,能够保持对自己数据 是否流通、流通给谁、如何流通、何时流通、以何种价格流通等权限的控制权。BigQuery数据流通平台的技术特点有以下 三方面: (1)10 积分 | 38 页 | 6.07 MB | 5 月前3
AI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应用白皮书的应用范围得到极大拓展, 人们期待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问世。然而,完全自主学习和决策的 AGI 在 接下来的 20 年内可能不会实现。在此期间,大语言模型等新技术仍然作为效 率工具,应尽早掌握使用,以便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其价值。 易路人力资源科技旗下薪智产品总监,曾任 IBM 薪酬顾问 / 项目经理、 Kenexa 中国项目经理、Salary.com 数据团队负责人。 9 AI 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应用白皮书 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义,目前大家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 AI,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 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 综上所述,业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标是让计算机及其他相 关技术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务,如:学习、推理、问题解决、语言理解、感知、 字化 思维,协同相关部门打造数字化工作场所。人工智能时代更是如此,因为它不仅仅关乎“生产力”, 更关乎“生产关系”。所以,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一定要持续学习和关注,至少要了解其 基本原理,使用好相关工具。 21 AI 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应用白皮书 0101010101010101001010101010101001 001010101010101010001010101010101010 积分 | 93 页 | 4.00 MB | 6 月前3
AI助力能源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工单系统提供SDK、API等全面的第三方系统对接方式,能够与企业 使用的其他系统实现互通。 (3) 工单系统与在线客服、呼叫中心、智能机器人等产品完全打通, 实现智能服务全场景的深度应用。 2.5 Insight大数据 (1) 可视化拖拽操作,简单易用。自助式的可视化探索分析服务,预置 丰富的数据分析可视化报表,业务数据生成报告,降低业务人员 使用门槛。 (2) 数据分析能力丰富,数据全方位呈现。具备对比钻取、趋势分析、 足咨询的高峰期情况,全面覆盖客户进线后少等待的情况出 现。 ④客服报表统计指标更细化 大量进线咨询的用户和业务办理不再依赖客服人员每天 手工制作对应报表供管理人员查看,关键指标数据通过系统 报表直接查看和使用。 (4) 应用效果 ①用户进线更畅通高效 ②客服处理问题更便捷 ③客服报表统计更全面 图 5:统计报表 4. 央国企数字化未来趋势展望 我国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将是以业务流程和核心数10 积分 | 26 页 | 1.02 MB | 6 月前3
人脸识别智慧社区管理方案人脸比对方式为 1 对 1 比对方式,验证是否正确的、有效的持证人。 人脸识别摄像头为专用人脸识别采集仪,有独有的人脸捕捉定位功能, 提升人脸识别准确度,内嵌有加密芯片,与可见光人脸识别算法绑定 使用。 提供标准的 SDK (或定制 SDK ),让第三方平台能接收人脸识别结 果。 系统能记录每次识别和验证的过程,单独存放并以报表形式呈现,作 为复查验证依据。 人脸比对绝对杜 人脸比对方式为 1 对 1 比对方式,验证是否正确的、有效的持证人。 人脸识别摄像头为专用人脸识别采集仪,有独有的人脸捕捉定位功能, 提升人脸识别准确度,内嵌有加密芯片,与可见光人脸识别算法绑定 使用。 提供标准的 SDK (或定制 SDK ),让第三方平台能接收人脸识别结 果。 系统能记录每次识别和验证的过程,单独存放并以报表形式呈现,作 为复查验证依据。 人脸比对绝对杜10 积分 | 22 页 | 4.56 MB | 5 月前3
共 4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