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网络安全十大创新方向4、透明可信:面向开发者和端侧用户提供云上服务的透明可信验证,实现自证清白。 方案介绍: 火山引擎Jeddak AICC 是基于机密计算、密码学应用以及信息流安全等隐私保护创新技 术,面向云环境下敏感数据流转和应用安全的通用技术产品。 Jeddak AICC旨在帮助客户构建一套用户信任的安全计算服务,为端上用户提供安全可 靠的云上运行环境,保障端云协作全链路的安全。 典型应用场景:可信AI推理 Management)、数据泄露防护 (DLP)、数据目录和威胁检测等产品, AI赋能的数据安全体系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分类分级、自动化脱敏、敏感数据识别、 泄露检测,威胁检测和实时响应,显著提升了对新型攻击的防御效率,例如在自动化敏感数据发现方面,基于自监督向量模型,跨本地、多云及SaaS环境自动识别敏感数据分 布,消除数据盲区;智能语义分析,利用大模型语义理解能力,精准检测“影子数据集”与误标信息,提升数据分类分级准确性 数据安全态势可视化 4、 隐私及主权合规映射能力 5、 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检测 1、 数据智能分类分级 2、 敏感数据流入流出智能监测与脱敏 3、 数据泄露防护 4、 数据资产持续盘点测绘 5、 数据安全态势管理与合规检测 数据分类分级 异常行为检测与 访问控制策略 敏感数据监测 及脱敏 数据资产持续 盘点测绘 数据安全态势 管理与合规 数据外泄阻断 与修复 数据 安全智能体30 积分 | 34 页 | 8.48 MB | 1 天前3
网络安全专用产品指南(第二版)下册保终端安全建设合法合规。 ◎数据安全 终端数据外泄方式多样化,越来越难以防控,且数据安全法及等保 2.0 中关于数据安全已 经提出了关于数据安全的相关要求。为加强终端数据安全防护,需要建立敏感数据检测、敏感 数据外发拦截、终端行为审计等全面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技术指标 类别 功能名称 部署架构 部署模式、灵活授权、系统兼容性 数据开放 API、模块化部署 基础管理 ◎高级威胁检测与告警 透视全网终端安全态势,秒级发现入侵隐患,云端联动最新威胁情报,对于高级威胁事件 即时产生告警、快速响应并极速处置收敛风险。 ◎多维度狙击信息泄露 从外设、文件、存储等多维度多层面保护企业敏感数据资产,对终端用户的泄密行为进行 记录、告警、阻断,并对终端用户行为进行审计,提高员工保密意识。 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安全认证或安全检测结果证明 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安全检测证书 ★安全检测机构名称 丰富功能:密钥管理系统支持对称加密以及非对称加密算法,为您提供了丰富的管理功能, 包括密钥创建、启用、禁用、归档、轮换、导入等密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 支持外部密钥导入:允许用户在腾讯云架构上使用您自有的密钥材料进行敏感数据加解密 服务,即在腾讯云上实施 BYOK(Bring Your Own Key)方案。 ◎稳定容灾 采用多机房分布式集群化的业务部署和热备份,底层 HSM 设备采用双机房冷备份部署,确 保密钥管理系统的高可用性。20 积分 | 578 页 | 6.51 MB | 1 天前3
网络安全专用产品指南(第二版)上册等高危操作行为,避免误操作、恶意操作造成的大 规模数据损失。 ◎敏感安全,防止敏感数据泄漏 内置动态脱敏功能,访问敏感数据时进行精确到表的列脱敏。在不修改底层数据,保证原 始数据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敏感信息的保护。 通过限定数据查询和下载数量、限定敏感数据访问的用户、地点和时间。防止黑客、开发 人员通过应用批量下载敏感数据,防止内部维护人员远程或本地批量导出敏感数据。 ◎安全合规,落实合规完善制度 DPS 帮助 动态扫描、手动添加等多种资产发现方式,自动发现数 据资产的基本信息;支持数据库资产的分类分级,功能以已授权数据资产为基础,依据行业标 准预制的规则,对资产的内部数据进行自动随机抽样,识别解析,发现敏感数据,并对敏感数 据进行分类分级打标。 ◎漏洞风险监测与评估:支持国内外主流数据库的安全检查与漏洞发现;通过风险评价量 化资产风险等级,并给出问题修复建议。 ◎数据库攻击检测防护:系统内置 SQL 、 操作类型、操作特征、操作时间等不同维度定义风险操作,系统检测到符合特征的高危操作后, 可依据规则定义进行风险记录、实时 告警、语句拦截和会话阻断等操作。 ◎敏感数据防泄漏篡改:支持自动扫描和手工配置敏感数据,并可针对敏感数据配置访问 规则;对于查询、修改和删除数据行为,系统支持配置限制 NO WHERE 以及影响行数规则,避 免大规模数据泄露和批量数据恶意篡改及删除。 ◎细粒度访问权限管理:系统提供比20 积分 | 598 页 | 6.87 MB | 1 天前3
保险行业理赔业务基于DeepSeek AI大模型应用设计方案(281页 WORD)的解耦。系统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智能引擎层、应用层和交互 层组成,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跨层级协同,同时满足高并发、高可 用及合规性要求。 基础设施层采用混合云部署模式,核心数据库与智能引擎部署 于私有云,确保敏感数据隔离;前端应用与外部数据接口部署于公 有云,利用弹性伸缩能力应对流量波动。网络架构通过 SD-WAN 技术实现跨云节点低延迟通信,传输层加密采用 TLS 1.3 协议,关 键组件部署冗余度为 G[文档解析引擎] 预处理与标准化环节部署了分布式数据处理集群,关键处理步 骤包括: 1. 数据脱敏:自动识别并加密 PII(个人身份信息)字 段,采用国密 SM4 算法处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数据 2. 格 式转换:将 PDF/JPEG 等格式通过 OCR 服务转化为结构化文本,医 疗影像使用 DICOM 标准转换 3. 数据增强:对模糊图像采用超分辨 率重建,对缺失字段通过第三方数据补全 模型调用的合规性,例如通过 OAuth 2.0 协议实现角色 分级访问(如查勘员仅可调用定损模块)。 2. 混合云部署架构 “ 采用 本地化+ ” 云端 混合部署模式,平衡数据安全性与计算弹 性: o 敏感数据处理层:部署于客户本地数据中心,用于受监 管数据(如用户身份信息)的预处理与脱敏,符合《保 险业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o 模型推理层:部署于私有云容器(如 Kubernetes 集 群),支持动态扩缩容,高峰时段自动扩展至20 积分 | 295 页 | 1.87 MB | 1 天前3
AI大模型赋能公共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最后,系统管理与维护功能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这一功 能包括用户权限管理、系统 日志记录、故障检测与恢复、数据备份 与恢复等。系统需要提供多级用户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 问和操作敏感数据。 在具体实现上,以下表格总结了功能需求的优先级以及技术要 求: 功能模块 需求描述 优先 级 技术要求 视频数据采 集 多源视频接入、实时处理 高 视频处理框架、网络传 输技术 件触发记录等信息,应当与相应的元数据关联存储,形成完整 的数据链条。 在实现上述数据存储方案时,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访问 控制。应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 管理敏感数据。具体措施包括: . 数据加密: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 任何环节都不会被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 . 日志记录:系统应实时记录所有数据访问和修改操作,便于追 时间内掌握系统功能。同时,提供完整的用户手册和在线帮助文 档,以降低学习成本和提升用户体验。 安全性是另一项必须重视的非功能需求。系统需要实现严格的 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敏感数据。使用多层次的安 全机制(如身份验证、加密传输等) ,可以有效地防止未授权访 问。数据存储和传输中应采用高标准的加密措施,确保视频数据和 分析结果的安全性。 在系统维护方面,设定合理的可维护性要求同样重要。系统应30 积分 | 152 页 | 369.88 KB | 4 月前3
信息网络安全方案设计方案(52页 WORD)新一代信息网安全方案设计 2、 XX 网用户通过用户汇聚节点连接到跨网安全访问区,通过抗 D 设备及 NGFW 设备进入 17 新一代信息网安全方案设计 API 访问控制区; 3、 部分高敏感数据业务,可以通过云桌面实现接入访问,保证数据不落地; 4、 业务访问流量截止在 API 访问控制区,仅有访问请求被核实后,通过数据汇聚节点传递 到数据域。 3.3.1.2 外部用户访问业务流程 审计系统应提供有效的配置操作记录。 4、异常数据库权限管理 正常运行的应用系统极少需要进行数据库用户权限调整,入侵者可通过赋予普通用户 特 殊的权限来建立系统的后门。 5、数据库敏感数据访问跟踪 非正常用途情况下对数据库中的特定敏感数据如客户资料、政务内部文件等数据访问。 无论是 IaaS、PaaS 还是 SaaS,都存在数据安全的问题。数据安全,就是要保障数据 的 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 必须保证所有的数据包括所有副本和备份、存储在安全的地理位置。 数据删除或持久性: 数据必须彻底有效地去除才被视为销毁。 40 新一代信息网安全方案设计 不同客户数据的混合:数据尤其是保密/敏感数据不能在使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 在 没有任何补充控制的情况下与其他客户数据混合。数据的混合将在数据安全和地缘位置 等方 面增加了安全的挑战。 数据备份和恢复重建计划:必须保证数据可用, 运输机备份和云回复计划必须到位和有20 积分 | 64 页 | 866.04 KB | 1 天前3
DeepSeek模型电子政务知识库建设方案-2025模型的正则化参数配置也需谨慎处理。L2 正则化系数通常设 置为 0.001 至 0.01,以防止过拟合。Dropout 层的保留概率可根 据任务复杂度调整,建议在 0.3 到 0.5 之间。对于涉及敏感数据的 政务场景,需特别注意数据增强和噪声添加的比例,确保数据隐私 的同时提升模型泛化能力。 模型训练的迭代次数(epochs)需基于数据规模和任务复杂 度进行设置。通常建议设置早停机制(early 或 Burp Suite,识别潜在的安全漏洞并及时修复。 身份验证:测试系统的认证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 权限控制:验证不同用户角色的权限分配是否合理。 数据加密:确保敏感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均被加密。 4. 回归测试:在完成上述测试后,进行全面的回归测试,确保所 有功能模块在集成后仍能正常工作。回归测试应覆盖所有核心 业务场景,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 信息。管 理员应根据用户的职责分配相应的角色和权限,例如,普通用户只 能查询公开信息,而系统管理员则拥有修改和删除数据的权限。 其次,数据加密是保护知识库的重要手段。所有存储在知识库 中的敏感数据应采用 AES-256 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传输过程中则使 用 TLS 1.2 及以上版本的协议进行加密传输,以防止数据在存储和 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此外,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是确保知识库安全的重要0 积分 | 178 页 | 456.02 KB | 5 月前3
网络等级保护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方案(82页 WORD)符合 43 智安网络等级保护安全防御体系方案 3.4.2.1.3.2 产品简介 企事业单位在数据库中产生的关于商业以及公共安全性的数据,已经成为各企 事业单位最具有价值的资产,大多数重要的敏感数据都存储于数据库,敏感信息泄 露也基本源于数据库,外泄的敏感信息主要是个人信息泄露,包括:姓名、身份证 号、电子邮件、电话号码等。数据库面临的管理风险往往表现在内部员工的越权行 为违规操作、第 等)对数据库安全的要求,自主研发的细粒度审计、双向审计、全方位 风险控制的数据库安全审计产品,可以全面记录数据库访问行为,识别越权操作等 违规行为,并完成追踪溯源;跟踪敏感数据访问行为轨迹,构建行为模型,及时发 现敏感数据泄漏;检测数据库配置弱点、发现 SQL 注入等漏洞、提供解决建议; 为数据库安全管理与性能优化提供决策依据;提供符合法律法规的报告,满足等级 保护、企业内控等审计要求。 控制为基础,以攻 击防护和敏感数据保护为核心的专业级数据库安全防护设备,可以实现对数据库服 务器从系统层面、网络层面、数据库三维一体的立体安全防护,数据库层面防护主 要是从精细的合规访问控制、攻击漏洞特征识别阻断、虚拟补丁加固防护、数据篡 改泄露保护四个方面对数据库提供实时的防护,极大的减少了数据库攻击行为及违 规访问发生,提高数据库的安全,保护企业敏感数据的合法正常使用。明御数据库10 积分 | 87 页 | 3.46 MB | 1 天前3
税务稽查基于DeepSeek AI大模型应用设计方案(214页 WORD)提升数据查询效率,系统还引入了 Elasticsearch 进行全文检索和 索引优化。 为确保数据安全,数据处理模块内置了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机 制,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审计日志等。所有敏感数据在传输 和存储过程中均采用 AES-256 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同时通过角色和 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处理数据。 此外,数据处理模块还提供了数据质量管理功能,通过定期生 成数据 最后,分析引擎模块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支持与其 他系统(如企业 ERP 系统和税务申报系统)的无缝集成。同时,模 块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采用加密技术和访问 控制机制,确保敏感数据的处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通过以上 设计,分析引擎模块为税务稽查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显著 提升了稽查效率和准确性。 5.5 用户界面模块 用户界面模块是税务稽查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为 和内存使用率不应超过 70%。 安全测试是确保系统能够抵御潜在威胁的关键环节。测试内容 涵盖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日志审计等方面,确保系统 在安全性上满足税务稽查的严格要求。特别是对于敏感数据的处 理,系统应支持高强度的加密算法,并具备完善的访问控制机制。 此外,还需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 的安全隐患。 用户验收测试是系统上线前的最后一道关卡,由最终用户在实10 积分 | 225 页 | 622.28 KB | 1 天前3
智慧医疗数字化场景DeepSeek AI大模型智算一体机设计方案(140页 WORD)在安全性设计上,数据中心管理软件采用多层次防护机制。硬 件层面,通过 TPM 芯片和安全启动确保固件完整性;软件层面, 引入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和审计日志,确保只有授权人 员能够访问敏感数据。此外,系统还支持数据加密存储和传输,符 合医疗行业的数据隐私保护要求。 在运维管理方面,软件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包括硬件监 控、故障预警、自动化巡检和远程维护等。系统内置的智能诊断工 识 别)等方式。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动态调整其可访问的数 据范围,确保最小权限原则的实施。 以下是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的关键措施总结: 数据存储加密:使用 AES-256 算法加密敏感数据,密钥由硬 件安全模块(HSM)管理。 数据传输加密:采用 TLS 1.3 协议加密通信链路,附带数字签 名验证数据完整性。 访问控制与身份验证:实施多因素身份认证(MFA)和基于 在权限管理方面,系统应支持多因素认证(MFA),如结合密 码、指纹、面部识别等多种方式,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此外, 系统应定期进行权限审查,自动检测并清理过期或无效的权限,防 止权限滥用。对于敏感数据的访问,系统还应实施最小权限原则, 即用户只能访问其完成工作所需的最小数据集,避免不必要的风 险。 以下是系统的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流程示例: 1. 用户登录:用户通过多因素认证登录系统,验证身份。40 积分 | 149 页 | 475.88 KB | 4 月前3
共 35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