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园区IOC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可视化指挥平台&运维管理平台解决方案(194页 WORD)既能保证码流的安全性,同时又保证码流的标准兼容性(符合 H.264 标准、符 合 GB/T 28181 的传输标准、符合 ONVIF 的传输标准、符合 GB/T 28181 的存 储标准),通过使用安全摄像机,只有平台授权的有解码密钥的用户才可以看 到正常的视频监控的图像。无解码秘钥的用户虽然能够顺利的解码,并有图像 输出,但看不到真实的清晰图像。 为保证重点场所以及私密场所视频图像安全不泄露,针对园区观点重点部 位图像进行加密。 视频加密前后对比 为进一步增强安全性,对“随机模式”采用随机动态变化模式产生加密密钥 和解密密钥。秘钥服务器负责对每个 IPC 进行加密密钥的管理,同时也负责实 况解码或者录像回放的解密密钥管理。 9.2.2.1 前端加密 前端加密方案采用密钥分发服务器,使用 CPK 公、私钥分发机制,通过非 对称加密算法传输加密密钥功能,通过前端加密方案,实现端到端的视频内容 保护,前端加密方案具备以下功能: 保护,前端加密方案具备以下功能: 图 155 前端加密方案功能图 1.采用 CPK 公、私钥分发机制,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传输加密密钥功能, 进一步增强安全性。 2.平台角色权限增加支持视频加密功能,具有该权限的用户,在下载录像或 本地录像时可选择将加密视频,解密后保存为标准非加密录像文件。 3.客户端下载或本地保存的录像如果要离线复制,需要和 USB key 捆绑, 只有插入相应 USB Key 才能解密。 440 积分 | 290 页 | 42.01 MB | 20 天前3
2024全球计算产业应用案例汇编(GMVPS)种芯片攻击手段。 该芯片具有高安全性数据加密功能及芯片安全防护能力,有别于一般现有存储控制器芯片将安全相 关算法、安全控制程序、密钥存放在外部NAND FLASH中导致的芯片安全防护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该芯 片将与芯片安全算法、密钥及安全启动、安全数据处理等安全控制程序及安全密钥体系程序存放在芯片 内部,极大提升了芯片的安全防护水平。 基于强大的物理安全设计、系统安全设计、算法安全设计和安全模拟IP设计的安全芯片,结合具有 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数据存储、传输、运行始终处于端到端加密状态。 3. 业界首次支持跨域后数据的管控,包括一键禁用销毁已共享出去的数据,并在技术上提供可验证 的芯片级签名证明。 4. 密钥安全:密钥可仅由芯片来进行管理,加密密钥仅芯片可见,极大提升加密安全性。 5. 相比传统安全沙箱隔离技术:基于零信任系统,无需信任实体,部署灵活。 6. 相比其它基于密码学隐私计算:无缝兼容已有应用,无需改变现有应用前提下支持数据密态计 转到人社单位,敏感数据泄露风险极大。平台基于高通量机密计算技术,由原来公安千万级数据明文跨 域调用转变为数据全生命周期密态流转与使用,实现数据端到端的全密态安全。同时赋予公安一键远程 撤销共享后数据的权利,并由芯片派生密钥生成一个无法篡改的证明,首次由强技术手段提供共享后数 据的可控性与可验证证明。平台累计实现某省公安千万条敏感数据处理,筛选近56项个人敏感信息,案 39 年度技术创新类(前沿技术突破) 例入选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案例。10 积分 | 141 页 | 8.88 MB | 6 月前3
基于DeepSeek AI大模型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用方案(156页 WORD)括 AES-256(高 级加密标准,256 位密钥),该算法广泛应用于金融和医疗等高安 全需求的领域。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可以分层加密,例如客户个 人信息、交易记录等分别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以减少单点失效的 风险。 此外,密钥管理是数据加密中的重要环节。建议使用硬件安全 模块(HSM)或密钥管理服务(KMS)来管理和存储加密密钥。 密钥应定期轮换,并严格限制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 在具体实施中,以下措施是必要的: 定义加密策略:明确需要加密的数据类型、加密算法和密钥管 理流程。 实施访问控制:通过角色基础的访问控制(RBAC)确保只有 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加密数据。 监控和审计:建立日志系统,记录密钥的使用情况和数据访问 事件,定期进行安全审计。 为了进一步细化加密方案,可以考虑以下数据结构: 数据类型 加密算法 密钥管理方式 访问控制机制 客户个人信 息 AES-25620 积分 | 166 页 | 536.03 KB | 13 天前3
等保2.0(公有云等保)解决方案(122页PPT)供接口或环境 云平台运营方应该做 到哪些才能符合等级 保护云计算扩展要求? 利用平台资源 1 租户应该利用平台 提供的安全资源, 满足相关要求 2 自建安全系统 针对本地备份、独 立密钥管理等,建 设自己的安全系统 3 应用安全 租户应用系统自身的 安全问题应该自己保 障和解决 租户在利用云平台资源 需要做哪些安全合规工 作? 需求 1 需求 2 第 33页 可信验证 安全基础设施 安全物理环境 机房位置 防水 \ 防潮 温湿度 电力供应 防静电 \ 电磁 防盗 \ 防火 数据保密性 物理访问控制 统一身份管理 统一认证管理 统一授权管理 统一密钥管理 以“一个中心、三重防护、三个体系”为核心指导思想,构建集识别、防护、检测、响应于一体的全面的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框架 第 45页 云平台 vs 云租户等保设计框架 机房设施 硬件安全 边 界 访问控制 入侵防护 防恶意代码 防垃圾邮件 网络准入 非法外联检测 APT 检测 抗 DDoS 安全审计 无线边界保护 远程接入安全 统一认证管理 统一授权管理 统一密钥管理 安全计算环境 设备身份鉴别 安全配置核查 服务器加固 设备准入 上网行为审计 主机审计 设 备 安 全 应 用 业 务 安 全 防病毒 安全评估 移动终端管理 漏洞检测20 积分 | 122 页 | 27.43 MB | 1 天前3
2025年智能驱动增长:人工智能客户关系管理(AI CRM)系统研究报告智能驱动增长:人工智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研究报告(2025 年) 44 等多端间数据传输安全。在存储环节,需进行敏感字段加密,支持 AES-256 与 3DES 等安全算法;支持整库透明加密,密钥统一由 KMS 集中管理;对于文件与对象存储,应支持由客户自定义密钥进行加密; 在应用层面,需启用字段级加密与脱敏机制,实现敏感字段掩码显示, 仅授权用户可访问完整数据;对备份数据,需确保每日全量加密备份, 并保障月级长时间留存。20 积分 | 71 页 | 1.91 MB | 13 天前3
中医药健康产业基于DeepSeek AI大模型应用设计方案(151页 WORD)监控和异常检测系统,一旦发现异常访问行为,系统会立即触发警 报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我们在数据加密与存储安全方面的具体措施: 加密算法:使用 AES-256 对数据进行加密,同时结合 RSA 算 法进行密钥管理,确保密钥的安全性。 区块链应用: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数据的访问和修改日志,增 强数据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云端存储:采用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云存储服务,定期进行数 据备份和恢复演练,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20 积分 | 160 页 | 552.28 KB | 13 天前3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管理和设置,在界面中采用树形结构,并利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权限,如:父 节点中绿色代表子节点部分授权,黑色代表子节点全部无权限等等;叶节点中红色 代表可写权限,蓝色代表只读权限,黑色代表无权限。 平台设置:是对网络、安全密钥、版本信息、升级文件等功能的管理。 视频设置:可以对摄像头的名称、IP、码流进行基础管理,对视频分析、行为 分析、异常行为的算法、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学习机进行基础设置。 监测设置:可以对 ZigBee20 积分 | 87 页 | 3.04 MB | 1 天前3
全面构建企业架构:从战略规划到技术实施的一体化方案(179页 PPT)消息中介 协议转换 服务寻址/ 查询 服务组合 系统服务 集中监控 集中日志 异常处理 存储服务 应用安全 身份管理 认证授权 访问控制 单点登录 加解密 数字签名 数字证书 密钥管理 安全审计 数据恢复 主数据质量 分析 业 务 服 务 层 营销服务 设备运维 调度管理 电网建设 客服管理 计量管理 市场管理 电费管理 需求侧管理 生产技术管理 生产计划管理20 积分 | 179 页 | 8.86 MB | 1 天前3
企业数字化转型及企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安全威胁。 (2)敏感数据保护。帮助用户发现、分类和保护敏感数据,支 持关系型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对象存储等产品的敏感数据保护。 (3)加密服务。基于国家密码局认证的密码机,保证用户对于 密钥安全可靠的管理,支持多种加密算法。 69 企业数字化转型及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3.3.2.4 容器安全架构设计 3.3.2.4.1 主机、容器、编排工具等基本资产信息的获取能力 XXXX10 积分 | 245 页 | 8.76 MB | 6 月前3
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机进行控制或者窃取数据等 4)产生的后果:主机被控、数据泄密、拒绝服务 5) 主要原因:Windows 和部分 Linux 由于属于国外系统, 不开源,无法进行安全审计,可能存在后门或者隐蔽信道,比 如 NSA 密钥事件,斯诺登暴露的棱镜门事件。 2、行政审批中心云虚拟化层主要安全威胁: 虚拟化计算资源安全威胁 威胁 1:国外虚拟机监控器后门风险 1) 威胁来源:内部 2) 受攻击面:VM 中的关键用户数据 用身份的正确性及合法性,是避免上述风险的关键。对申请服 务的应用身份的真实性鉴别,可采用 PKI 技术,PKI 技术采用 证书管理公钥,把应用的公钥和应用的其它标识信息(如应用 ID、随机密钥等)捆绑在一起,并通过系统平台验证应用身份 的真伪。应用在创建过程中,需要申请 PKI,当审核通过后颁 发相应的 PKI 证书,当应用申请服务授权时,需要同时提供 PKI 与 Token,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应用使用假冒的10 积分 | 1186 页 | 48.29 MB | 6 月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