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esco -教育行业:教师的AI能力框架该框架通过倡导以人为本的方法,将人工智能能力与人权原则和人类责任原则相结合, 从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相契合。以此方式,它响应了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报告中发出的紧急呼吁。 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 : 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 , 帮助改变人类与技术的关系。 教师的AI能力框架与学生的能力建设框架共同发展。我希望这两个框架能够赋能教 师和学生,共同塑造我们所期望的包容性和可持续的数字未来。 这一至关重要的新联合国 ators,确保人工智能丰富环境中的安全 和伦理实践,并成为终身学习人工智能的 榜样。为了承担这些责任,教师需要得到 支持,以发展其能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 带来的潜在好处并减轻其在教育环境及更 广泛社会中的风险。 然而,人工智能(AI)对学生、教学社区 、教育体系以及社会整体都可能带来重大 风险。AI可能会威胁人类自主性,加剧气 候变化,侵犯数据隐私,加深长期存在的 系统性不平等和排斥,并导致新的歧视形 式。在教育领域,AI可能会将教学与学习 所需满足的更高层次要求进一步细化。 1.3 与教师的 ICT 能力框架保持 一致 15 教师的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 第 1 章 : 导论 1.4 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及其对教 师能力的影响 社会不平等。这一更为根本且具有争议 性的技术进步进一步加剧了对教师理解 在教学中与各种AI工具互动相关的伦理 问题的需求,以确保学生使用这些工具 的安全和负责任。 The AI CFT与ICT CFT保持一致,但进10 积分 | 52 页 | 1.20 MB | 1 天前3
华为:2025大模型背景下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本报告系统梳理国际与国内政策进展,深入分析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政策动向,以及国内以 人工智能为基础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政策布局。通过政策梳理与分析,提炼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 务与国际合作”四大导向,明确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 报告从技术、社会与教育三个维度深入审视机遇与挑战:在技术层面,算力、数据与算法的突破孕育创新红利, 但面临安全、伦理、偏差与治理等现实约束;在社会层面,发展契机与潜在风险并存;在教育层面,知识去中 智能、高效、开放、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涵盖升级智慧教育环境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跨学科和 人机协同科研、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助力文化传承传播、建构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体系等 七个重要方面。报告的核心关切聚焦于如何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同时,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并确保高 等教育的人文价值和社会责任得到维护。 围绕教育大模型的能力与要素,报告构建了完整的分析框架。在能力维度上,提出“通用能力+教育能力”的 展”的教育大模型建设原则, 阐明基于通用大模型研发教育大模型的具体实践,倡导通过算力、数据、算法协同优化的工程创新来实现教育 大模型的高算效和高能效。 应用层面,报告系统归纳教学、管理、科研与社会服务等主要应用场景,汇聚典型案例包括 DeepSeek 助力数 字化实训、大模型赋能智慧教室、人工智能数智化学习新模式、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在线个性化学习、 全栈人工智能科研创新等,验证了智20 积分 | 132 页 | 7.86 MB | 1 天前3
智慧幼教解决方案年 4 月 17 日 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 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重点加强脱贫攻坚地区、两孩政策新增人口 集中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建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鼓励 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2.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到 2020 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85%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 80% 左右。 营利性幼儿园在中国首获官方认可 教育,继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 设与应用,推进数字教育资源普遍开放共享,面向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和 特殊人群,提供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 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通知 《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 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施 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 财政性教育经费:学前教育占比持续增加 2012 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 经费比率也逐年提高, 2012-2015 年,占当年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比例 分别为 6.5% 、 7.18% 、和 7.76% , 8.36% ,每年增加约 0.6 个百分点。 01 财政、家庭、社会教育支出持续增长 家庭教育消费:二胎政策增量,消费升级提质 1. 适龄儿增加,加速消费需求 2016 年 1 月 1 日二胎政策全面实 施, 2016 年第三季度开始进入二孩生育高10 积分 | 26 页 | 15.11 MB | 6 月前3
智慧教育信息化2.0中小学AIGC人工智能政策研究及方案(139页WORD)注,特别是在涉及学生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情况下。 此外,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还面临着伦理和社会的 挑战。例如,如何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平性,避免因技术差异导 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如何平衡人工智能与教师角色的关系,避 免教师被技术取代?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还需 要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策支持不足:许多地区尚未出台明确的人工智能教育政策, 导致学校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缺乏指导。 能推荐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推荐适合的学习资 源。 此外,教育信息化 2.0 还强调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通过整合 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例如, 家校互动平台可以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教 育过程;社会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与学校教育无缝对接, 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总的来说,教育信息化 2.0 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教育理念 法和学习方式的全面创新与升级。它是教育信息化 1.0 的深化与拓 展,旨在构建智能化、个性化、泛在化的教育生态系统。教育信息 化 2.0 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技术赋能教育,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 公平,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教育信息化 2.0 的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技术驱动的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 2.0 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包括人 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这40 积分 | 145 页 | 524.60 KB | 5 月前3
智慧教育云构建教育信息化新生态(58页PPT-上海教享科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教育“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 … 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 力,为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 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教享科技有限公司 — 14 — 《地平线报告》技术图谱 ICT 和互联网技术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上海教享科技有限公司 — 15 — 教育信息化大背景 .微信订阅号在家校互动中的作 5 .互联网思维在学校课程创生中 6 .数字化课堂教学的范式研究 7 .数字教材应用研究 8 .学生作业管理与分析系统实践 9 .以校为本的学生综合素质成长 10 .基于电子学生证校外社会实践 11 .媒体素养课程的开发与 实践 12 . STEM 课程的实践研究 13 .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教育的比 14 .佩戴式数字设备在教育教学活 15 .中小学微课程的实践 16 .移动终端碎片化学习的行动研 统一用户 统一数据 中心 统一认证 统一权限 其 它 学 校 OA 办公 绩效考核 研训管理 档案管理 教务管理 教科研管理 资产管理 考勤管理 督导评估 教师专业发展 社会实践记录 课程学习记录 身心健康 成长档案 电子学籍 学生学业成长 论坛 微信 微博 通知 邮件 群组 社团 家校互动 推送 错题集 在线测评 课程作业 课程选修40 积分 | 58 页 | 27.91 MB | 5 月前3
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教育部)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场馆资源和数字图书馆资源。 ——第 5 部分:应用服务。该部分规定了数字校园中七类主要应用服务的建设要求,包含数字化 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文化生活、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社会服务和数字化 决策 支持,以及各类应用服务的集成要求。 ——第 6 部分:基础设施。该部分规定了数字校园中八类主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包括校园网 络、数据中心、网络信息服务、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传播和使用方式是数字校园的基本特征; 数字化与网络化渗透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学校文化生活以及对外服务等各个方 面; 根本目标在于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管理、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模式, 促进职业教育 教学的改革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从而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实施应秉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注重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 的全面提升,增 循兼顾社会服务、优先引入、慎重自 建、边建边用、建用结合、开放共享的原则。应用服务的建设需要各院校对照部、省、市三级信息化 7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管理要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实施,量力而行,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网络互联和云 计算技术的优势,积极借助社会力量,10 积分 | 78 页 | 1.02 MB | 6 月前3
北京大学:DeepSeek在教育和学术领域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学习交流可加AI肖睿团队助理微信号(ABZ2829) 第2页 摘要 一、本讲座为DeepSeek原理和应用系列研讨的讲座之一,面向教育工作者、学校管理人员、学术研究人员、教育技术专家、 学生、及关注教育和学术创新的社会各界人士,系统阐述DeepSeek技术如何赋能教育和学术全流程。本讲座不仅提供理论 指导,更注重提供实操模板与案例,强调无需依赖专门AI系统,普通教育和学术工作者也能便捷应用通用模型与开放工具实 R1大语言模型,并于1月24日引起美 国投资界KOL关注。 n 2025年1月26日,关于DeepSeek颠覆了大模型的商 业模式(堆算力、拼资本),引发英伟达股价大跌, DeepSeek首先在美国出圈,引发国际社会讨论。 n 2025年1月底(春节前后), DeepSeek在中国出圈, 并上升到中美竞争高度,同时纷纷接入DeepSeek, DeepSeek成为AI和大模型的代名词。 n DeepSeek让AI跨越了鸿沟。 算子库优化(GEMM等Op):针对H800计算卡的特点,优化了一部 分CUDA的算子库。 学习交流可加AI肖睿团队助理微信号(ABZ2829) 第18页 DeepSeek V3/R1模型的创新 三、社会价值: 1. 开源生态:使用最为开放的MIT开源协议,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和应用厂商,推动了AI技术的发展。 2. 模型蒸馏支持: DeepSeek-R1同时发布了多个模型蒸馏。 • 虽20 积分 | 251 页 | 26.07 MB | 1 天前3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顶层设计方案(86页-WORD)争日趋激烈,而且将长期存在。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的竞争。教育要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相适应,才能为我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目 标,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方 法,逐步建立适应 21 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新 的教育体系。因此,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 改革 的内在动 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 渗透和 应用,大大地改变了教育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另一方 面是来自 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其中以信息技术在教育 领域的全面 运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为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 展提供了有利 的时机和条件,校园信息化建设历程也不断演 进。 1.2 项目概述 XX 学校基地将建成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办的职业 教 育基地。建成后直接服务于 XX 地方经济,为 (1)智慧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 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 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 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 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 过 程 。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弱0 积分 | 100 页 | 202.67 KB | 20 天前3
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华为)智慧教育的发展趋势 智慧教育的发展趋势 华为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华为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11 22 33 3 世界教育发展的三大目标 全民教育 消除教育鸿沟 终身教育 建立学习型社会 教育国际化 应对全球化挑战 4 传统教育遇到的挑战 到学校教室 才能接受教育 上课的时间 才能接受教育 老师在场 才能接受教育 同年学生接受 同等程度的教育 边远地区无法接受 信息高速公路; 2010 年,新一轮 “国家教育技术计 划”,实现信息技 术支持的学习 2008 ,教育电子政务“金教工 程”; 2012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 划》:学习型社会;公平教育 , 优质教育 , 终身教育;加快教育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005 年 “ e 战 略”:利用信息转 变儿童学习与服 务形式” ; 2008 年,教育 传播和技术署 (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教育“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 … 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 力,为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 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9 校园网 络 应用 内容 管理 终端 远程 教育信息化基础已成体系 烟囱式的系统管理复杂度提升 分散式的系统运维工作量提升 资源共享、移动互联带来新诉求10 积分 | 44 页 | 15.39 MB | 6 月前3
XXX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变革。 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适应了社会和职业的 信息化要求,同时也延伸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除了发生 在校园的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等传统教学环境和工厂、车间、宾馆、医院等实 践场所中,也将发生在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空间中。依托数字校园,构建基于网 络的跨越学校、企业和社会的混合式办学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新型职业教育体系的途径和方向。 01 02 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03 04 05 有利于教师教研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 有利于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校园公共服务和文化生活品质的提升 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对社会开放 2. 总体规划 2. 总体规划 2.1 数字化校园简介 数字化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 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 事、新闻、公告、通 知、气象、交通、商业、财经和娱乐信息。它与纸张媒体、电台、电视和因特网并 列,称之为“第五媒体”。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及高校人才与社会快速接轨的现实需求, 大量的校园资讯与社会信息需要健康、规范、严谨、高效地从信息平台传递 到高校 大学生,各院系的特点介绍、国家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毕业大学生招聘信息, 团党委宣传、国内国际重大事实事件报道、图书馆新到书目录以及借书还书时间提10 积分 | 66 页 | 7.24 MB | 6 月前3
共 64 条
- 1
- 2
- 3
- 4
- 5
- 6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