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集(2023-2024年)369页当前,阜新新能源产业和电网架构存在的一些不足,在电源侧、网架结构、 负荷侧等方面,都有待提升。 1. 项目背景 在电源侧,保障清洁能源消纳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滞后,相对于风电、光伏 发电容量快速增长,区域内储能产业技术水平和消纳能力亟待提升,现有的清洁 能源消纳能力和储能容量远远无清洁法满足未来能源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在网架结构方面,北部电网电力外送受限,彰武地区供电可靠性低,变电站 配置不 以电力为 基础,以清洁能源利用为优先,通过多种能源协同、供给与消费协同、集中与分 布协同,充分挖掘常规电源、储能、用户负荷等各方调节能力,提升源网荷储一 体化和多能互补的优化水平,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实现城市、农村清洁取暖率达 到 100%,2025 年,新能源装机规模预计达到 1052.211 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 新增 437.45 万千瓦,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 759.73 万千瓦的发展目标,促进清洁 能源服务体系。依托 体系化的服务能力,为电站提供运行监测,智能代运维,发电收益预测等服务, 有效提高电站运营收益,降低电站运维成本;为政府部门提供区域内能源供需数 据、电力供需预测数据和新能源消纳能力等数据分析结果,帮助政府和电网公司 及时了解区域内新能源资源发展潜力,辅助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 构建城镇级清洁能源调控管理体系。打造源网荷储联合调控的城镇级虚拟电 338 厂,实现秒级、20 积分 | 369 页 | 28.03 MB | 4 月前3
2025年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中国信通院提升碳减排效能;三是建立 产业链协同机制,推动小企业标准化生产,形成“技术共享、成本共摊、减排共赢” 的产业生态。 一、背景情况 实现光伏系统与生产协同调度,结合生产线能耗特征优化排班计划,绿电消纳率提升至82%。集成 ERP、MES、AIoT系统,在窑炉、烘房等关键设备部署智能传感器,搭建双碳智慧节能平台,实现能耗、物 耗、碳排放的实时监控、动态分析与智能优化,形成全流程能效管理闭环。实施产品与供应链减碳改造,将10 积分 | 162 页 | 5.65 MB | 2 天前3
共 2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