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粮库信息化项目建设规划方案2.2 、 多参数粮情测控系统....................................................11 2.2.1 多参数粮情测控系统技术要求........................11 2.2.2 、 系统组成........................................................... 定)进行建设,要求: 做到所有控制模块集中在同一控制柜中开展集中管控。 要求所有各系统建设,统一考虑通信方式和组网布局,避免各 系统分别独立部署电源线和信号线,通信方式要求主要采用有 线方式(库区光缆已经到位,各库均有光缆接入) 。 建设过 程中需要无条件配合公司信息平台的集成工作,包括: 根据 储备粮公司信息平台统一的数据库要求,开放数据接口,实现 智慧粮库信息化项目建设规划方案书 V3.0 据格式要求,开放相关数据接口。 3.综合安防系统 包含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围栏和单兵巡更系 统。 4. 直属库智慧粮库平台(软件建设) 要求在平台上统一展现智能仓储作业系统、综合安防系 统、粮食出入业务信息系统、仓顶阳光系统。其中仓顶阳光 系统要求集成现有系统。 a. 平台概述 作为粮库领导和仓储保管人员的基础信息平台,通过采集10 积分 | 168 页 | 2.43 MB | 6 月前3
农业农村部:2025智慧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 年)》《国家标准 化发展纲要》《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 见》等部署要求,加快构建我国智慧农业标准体系,提升标 准化工作水平,夯实标准在推进智慧农业建设中的基础性、 引领性作用,特制定本指南。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网络 慧 农业技术产品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关键参数的检 测方法、测试条件、评价指标、检测仪器,包括但不限于检 测场景构建、评价指标、试验条件、检测流程、评价程序, 以及检测仪器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计量校准、使用维护 等标准。 8 4. AD 建设与运营标准 主要规范智慧农(牧、渔)场、智慧育(制)种场、智 慧农业产业园等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维护的全过程,包括规划 与建设、运营与管理、数据与平台等标准。 技术在环境多参数调控、水肥精准施用处方、病虫害监测预 警、动植物生长监测、精准饲喂配方、畜禽疫病辅助诊断、 农事决策等方面进行智能决策的技术要求,包括交互接口、 农业知识图谱、农业核心算法、农业大模型等标准。 (1)BBA 交互接口标准 主要规范智慧农业系统中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共享与 系统互联互通的接口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接口、信 号接口、数据接口、数据有线传输、数据短距离无线传输、 数据中长距离无线传输、网络协议等标准。10 积分 | 49 页 | 932.75 KB | 1 天前3
智慧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越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 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森林防火和森林公安工作以党的十八大 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总体要求,完善 制度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引进防火科技系统,提升综合防控能力, 第 4 页 共 74 页 大林安™智慧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全 +”行动的指导意 见》发布《“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大力发展 智慧林业:利用智能检测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完善环境及污染物排 放在线监测系统,增加检测环境及污染物种类,扩大监测范围,形 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体系。 搭建云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智慧林业建设。 按照《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要求,以智慧林业建设为 目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手段, 项目地理位置位于 XX 市 XX 区 XX 林区范围。随着林区内环境 的复杂及不断增长的人为活动,给管理单位的森林环境管理及森林 防火带来了严重的考验,原有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森林环 境及森林防火要求,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本地的宝贵的林木 资源进行智能化、大范围、大视野、全天候的实时监控,采用智能 识别分析技术、GIS 定位技术、视频监控技术为指挥中心提供远程 的大范围、全天候的实时环境及视频监控图像、林火智能识别并报10 积分 | 74 页 | 13.04 MB | 5 月前3
智慧小镇建设解决方案(124页-WORD)数据应用需求 ....................................................................................16 3. 总体设计要求 .................................................................................................. .......................................................................................17 3.5 指标要求 .................................................................................................. ....................................................................................22 5.2 数据库设计要求 ..........................................................................................23 5.2.10 积分 | 144 页 | 658.35 KB | 20 天前3
智慧粮仓建设方案(太极)需求分析 2.1 业务信息化现状 省粮食系统信息化建设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目前业务信息化现状如下: 1. 下属各粮食局建设了粮库温湿度、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粮库的智能控制; 2. 按照国家粮食综合管理要求,应用了流通统计报表系统等。 通过这些项目的成功建设和应用对于黑龙江省内全面实现粮食系统信息化统筹发 展是一个良好开端。 2.2 业务信息管理需求 1. 对现有系统的接入需求。建设省级粮库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全省内粮库温湿 118 智慧粮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建设目标与内容 3.1 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现代粮库管理发展要求和“黑龙江省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深化信息 技术在粮库智能化、安防监控各个环节的应用。到 2016 年,初步构建起以“信息基础 设施先进、信息资源充分开发、技术应用快速成发展”为主要标志,以“数字化政务、 智慧粮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设计原则 1. 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黑龙江省“智慧粮食”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必须按照规范 、 标准的要求,统筹规划,理顺各种关系,减少重复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网络平台,统 一应用平台,统一接口标准,促进资源共享。 2. 需求主导,讲求实效 突出自身粮食特色,不盲目仿效其他行业,不盲目贪大求全,做到与实际现状、10 积分 | 118 页 | 3.13 MB | 6 月前3
数字乡村初步设计解决方案......................................... 1 总体要求 ......................................................................................... 1 设计要求 ................................................ .... 210 主要内容 ........................................................................ 211 工作要求 ........................................................................ 216 数字农业农村服务系统 ....... ................ 286 2022 数字乡村初步设计解决方案 第1页 总体概述 1.1-1 数字乡村综合管理平台示意图 总体要求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 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10 积分 | 304 页 | 13.49 MB | 5 月前3
大疆&农民日报: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4&2025)底杜绝 无人机人员培训过程中的腐败与违规行为,为构建健康有序的农业无人机生态筑牢制度根基。该《条例》内容详实全面,从注册农业无 人机操作员和认证教育机构的严苛要求与规范程序,到细致入微的无人机课程指南;从运营规划和信息记录的标准化要求,到农业无人 机作业的严格规则,全方位规范行业监管网络。 展望未来,巴西农业部计划搭建农业无人机数字化管理平台。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实现对农业无人机全生命周期的精准管控,推动巴 年,欧盟委员会在回答“农业无人机是否可以在欧洲使用” 的问题时澄清,只要满足安全要求,无人机在农业领域是允许使用 的。欧盟还强调了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项目,旨在探索无人机在农 业领域的益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在回答中 1,欧盟委员会强调: “航空施药(包括无人机施药)是允许的,但需满足法律要求的特 定条件。航空施药必须在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方面比其他 的方式更 综合作用,为该行业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可持续性以及 农药的可持续使用做出贡献。 为了保证该技术使用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有必要了解并考虑 可能限制其使用的各种因素,因此有必要为此类飞机的使用制 定适当的要求和法规。因此,我们呼吁委员会立即就无人机在 植物保护产品应用方面的应用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包 括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程序,并纳入某些标准,例如法规草案 中已确定的标准。” ag.dji.com20 积分 | 65 页 | 31.59 MB | 1 天前3
农产品追溯平台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需求分析 02 系 统 建设方 案 03 商务报价及模式 第一节 建设背景 追 溯 体系 的建设背景 职能有要求 法律有规定 实践有基础 政策有规划 农 业部“三定”方 案 规定, 农 产 品 质量安全监管 局指 导建立农 产 品 质量安全追 溯 体系 。 陈晓华副部长要求积极推 进农 产 品 质量安全追 溯 和 产 地准出管 理 。 《农 产 品 质量安全法》和 《食品 安全法》的颁布与 04 联 通 优势及维保 01 农 产 品 追 溯 需求分析 02 系 统 建设方 案 03 商务报价及模式 第一节 建设背景 2005 年—— 2013 年中 央一号文件连续提出明确要求,实行严格的食品 质量安全追 溯 制度、召回制度、市 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推进农 产 品 质量可追 溯 体系 建设。 《国 家发展改革委 农 业部关于印发全国 蔬菜产 业发展规划( 2011-2020 建设方 案 03 商务报价及模式 第二节 建设需求 食品 安全的 概念可以表述为:食品 (食 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 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 家 强制标准和要求,不 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 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从流通领域建立市 场 倒逼机制,提高农 产 品 安全保 障水平—农 产 品 追 溯10 积分 | 43 页 | 7.11 MB | 6 月前3
智慧林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软硬件资源优化整合工作有待加强。 (2)一体化管控承载能力有待提高。全市环保尚缺乏统一的信 息平台。随着信息化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将产生大量实时数据,对 信息网络传输能力、数据中心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支撑流程集成和业务应用的深度融合,平台的流程处理能力、消 息转换处理能力以及数据交换能力需进一步提高;随着可视化技术 的发展,互动化需求日益迫切,基于多维门户的信息展现能力需要 进一步 需要。随着全市环保稳步推进组织架构变革,管理方式创新,业务 流程不断优化,各业务应用也不断提出新要求,现有业务应用系统 存在不适应、难以支撑的局面。业务应用之间需进一步按照环保业 务,实现全流程深度集成。由于环境保护与治理业务广域性、复杂 性的特征,决定其必须依赖信息技术提供的强有力的数据分析与辅 助决策能力,支撑环境质量的多层次预测、推演、快速定位于溯源 要求,目前的支撑能力仍处在较为初级的数据获取与查询阶段,战 略层 略层、规划层、分析决策等智能化程度还有待提升,以适应全市环 保发展要求。 (4)信息安全主动防御能力有待提升。随着大量信息系统投入 运行,全市环保上下形成了规模大、系统复杂、业务依赖性强的业 5 务应用环境,任何局部运行问题均有可能影响到全网,引发全市环 保信息系统的应用障碍。此外,随着环保资源社会化服务建设的推 进,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逐步凸显,环保系统和公众的双 向互动增强,10 积分 | 180 页 | 8.28 MB | 6 月前3
某粮食储备库智能粮库建设方案范化、管理精细化,按照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的要求,努力实现管理行为规 范化、业务操作标准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制度科学化。同时,为后续在辽宁省其 他地区粮库信息化建设的大面积推广积累先进经验,为全面推进全省粮食信息体系建设 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建设目标 1.2.1. 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要求和《国家粮食局关于规范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 的意见(国粮才[2016]74 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 1.2.2. 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如下: 全方位提高粮库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1)作业流程标准化 通过信息化,将粮库粮食出入库作业、仓储保管作业的相关流程要求在系统中通过 工作流的方式实现,由系统驱动各项业务流程执行各项目作业,保证制度的规范执行, 避免违章操作,减少违章操作导致的意外安全事故。 (2)信息采集自动化 应用以 RFID 为代表的物 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系统运行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可靠性原则:可靠运行,确保稳定 由于本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业务相关数据,作业数据更需进行实时处理,任何的系 统故障都有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系统设计应采 用成熟、稳定、可靠的软件技术及硬件设备,保证系统长期安全地运行。 3、易用性原则:简单易用,便于上手 系统中包含的软件界面遵循简洁实用、条理清晰、整体协调、特色鲜明的原则,尽10 积分 | 98 页 | 7.53 MB | 6 月前3
共 86 条
- 1
- 2
- 3
- 4
- 5
- 6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