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乡村振兴试点村村庄规划方案3.5 规划策略 04 总体规划 4.1 总体平面设计 4.2 总体整治框架 实施路径 08 文化振兴规划 8.1 乡村文化基因提炼 8.2 文化振兴总体格局 8.3 文化传承与保护利用 8.4 提升乡风文明建设 09 实施保障计划 9.1 近期实施计划 9.2 村规民约 9.3 实施保障 全域整治/特色提升 05 产业发展规划 5.1 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5.2 加快农业现代化 06 基础设施提升 6.1 道路交通体系 6.2 公服设施规划 6.3 市政设施规划 6.4 综合防灾规划 07 风貌环境提升 7.1 总体整治框架 7.2 建筑风貌提升 7.3 道路整治设计 7.4 庭院整治设计 7.5 绿化整治设计 7.6 标识系统设计 7.7 景观小品设计 黄陵县乡村振兴试点村村庄规划——阿党镇丁村村 4 规划总则 01 1.1 规划背景 1 庄振兴工作的意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和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要求,深入学习推广浙 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科学有序引导村庄规划建设,促进乡村振 兴,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切实提高村庄规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明确村庄规划工作的总体要求30 积分 | 161 页 | 38.42 MB | 5 月前3
数字乡村整体解决方案(47页 PPT)系统数据整合 离散数据收集 物联网数据接入 管理数据 数据治理 数据标准制定 数据规整 数据融合 数据建库 电子大屏端 生态宜居 耕地保护 人居环境整治 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 数字乡村运营管理平台 产业发展一张图 乡村文化一张图 乡村治理一张图 乡村服务一张图 生态宜居一张图 三平台 一 中心 安全资源 专网 大 数 据 宣传展示,实现农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留 存和传播。 数字化展示乡村文旅,通过手机、 POI 等大数据的综合应用,实现精准的客源、游客画像、景区客流量、 旅游交通、旅游路线分析等分析。 包括整治农村互联网非法传教活动,宣传防疫安全保护等内容,加强内容创作和传播引导,为农村居民 打造清朗健康的空间环境。 01 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 03 文化宣传阵地 02) 乡村文旅数字化 用途管制要求。 对耕地空间实施全面锁定和分类保 护,形成不同层次的耕地保护空间 分布, 耕地资源分级分类 ■ 人居环境整治 为全面把握和评估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状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管,实现对乡村垃圾治理、污水处 理、厕所革命、排水整治、绿化美化等人居环境整治全周期管理,助力乡村人居环境提升。 预警分析 按照污染面积、程度、个数、占比等维度,利用 遇感目标探测法和 AI20 积分 | 47 页 | 7.84 MB | 1 天前3
数字农业高标准农田解决方案与评价 • 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分析需要依靠人 工统计分析,耗时长,分析结果存 在误差 • 农田管护措施不健全,管护责任归 属不清晰 • 农田科技建设配套服务不健全。 解决之道 通过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及 其他工程建设,推动农田宜机化改造,加 快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夯实农田基础设施 通过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 等行动,将土壤改良,贫土变肥,荒废土 网络与信息 农田资源看板 耕地质量监管看板 非农化监管看板 撂荒化监管看板 非粮化监管看板 基 建 打捆机 拖拉机 病虫害 青贮机 智能农机及机具 玉米机 农田基础设施 农田地力提升 田块整治 灌溉和排水 田间道路 土壤改良 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农田输配电 障碍土层消除 土壤培肥 物联网管理看板 土地承包确权看板 农机调度看板 数字化物联网监管系统 农田耕地质量监测系统 高标准农田环境监测 以“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为抓手,健全 高标准农田管护体系,围绕高标准农田环境 监测、高标准农田管护、高标准农田服务的 应用需求,打造 N 个业务应用,满足高标 准农田建管一体化的需求。 基建层——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田 田块整治 通过合理归并和平整土地、 坡耕地田坎修筑,实现田块 规模适度、集中连片、田面 平整,耕作层厚度适宜,山 地丘陵区梯田化率提高,满 足宜机化作业要求。 水 灌溉和排水 通过加强田间灌排设施建设10 积分 | 38 页 | 35.55 MB | 4 月前3
数字乡村综合平台解决方案(62页-WORD-投标版)乡 村 建 设 方 案 “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 ,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 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畅通农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妥善处理农民 群众合理诉求。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行为,妥善化解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农 民工工资、环境污染等方面矛盾。开展在线法律服务。 为满足矛盾纠纷化解业务需求,需提供以下功能: 一 、调解委员会 提供对调节委员会相关信息(花名册)的维护。 我爱我家 、 特色活动 等一系列话题, 有效地 带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加强村庄认同感和对邻里的了解。 美丽庭院:美丽庭院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的有力 “ ” 抓手,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 经常晒,定期评,相互赛 的方式,评选最美庭院。 家风家教: 对群众宣传优良家风家教,进一步理解传承家风家教的 内涵与实质,对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力脱贫攻坚, 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数据 包括监管对象(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 庭农场),监管体系( “ 农药及农药使用专项整治行动、 瘦 ” 肉精 专项整治行动、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行动、 兽用抗菌药经营使用专项整治行动、生猪屠宰专项整治 行动、水果滥用膨大剂、保鲜剂专项整治行动 、水产品 专项整治、日常执法监管、侵权假冒案件及农资打假), 检测体系(抽检样本及数量、检测合格率、农产品合格 证)40 积分 | 103 页 | 343.71 KB | 4 月前3
数字县域助力乡村振兴解决方案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一、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 产保护区;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 利建设;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 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 体系;绿色农业、优质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 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 生产保护区、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 利建设;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 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 一 ) 80% 是地理信息大数据 地理信息在大数据中的比例约为 80% ,而永久基本农田、粮食 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 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都是地理信息大数据的范畴 。 ( ( 二 ) 综合能力是前提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两区”划建管护;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 水利建设;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等,已不是单一 的工程项目,需要工程、测绘、调查、规划、平台等综合能力。 ( 三 ) 多规合一是趋势 无论哪一种农业生产基础能力的建设,规划必须先行,而跨部门、 数据不共享的现状,导致了规划的不合理性。资源整合,简化审 批流程,多规合一将是必然的趋势,而且是迫在眉睫的任务。10 积分 | 43 页 | 16.99 MB | 5 月前3
“数字乡村”建设方案(30页 PPT)三品一标 有效掌握辖区内农产品生产企 业三品一标认证情况 合格证监管 实时获取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具 合格证数据信息 农资监管 农资打假日常监督 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有效掌握农资日常监管数据和 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数据 统计分析 综合查询 无害化监管 有效监管辖区内动物无害化处理 数据信息 全面详实 高效便捷 真实可靠 数字产业 4. 高标准农田监管——强化建设过程监管,促进建设任务落实 研究部 署、检查督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多规合一、 步调一致”的要求,协调相关部门,统一研究制定试点试验 区域内的农村土地利用、农业特色产业、集体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保损、全域环境整治等规划和政策,形成闭合的 “政策体系链”,并负责具体事项的统筹协调、对接联系和督 查落实。 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组织、 财政、农业农村、发改、文化和旅游、政数等相关 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数字乡村工作领导小组,20 积分 | 30 页 | 35.70 MB | 4 月前3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党建信息化水平。优化升级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强化政务 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加快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直达基层,更好支撑“高效办成一件事”。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 用程序管理,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稳步推进数字赋能 基层工作。推广应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常态化开 展监测预警和成果应用。 14.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地区 涉诈、涉赌等 务供给,帮助农村老年人、残疾人更好融入数字社会。持续开展 农民手机应用技能、网络安全进农村等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农 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八)推进智慧美丽乡村建设 20.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数字化应用。建立健全农村现代 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开展农村环境监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 设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平台,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 施、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排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黑臭水体整20 积分 | 10 页 | 249.45 KB | 4 月前3
2025 年辽宁省乡村振兴政策汇编建设高标准农田,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3)实施范围、补助对象及补助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用于补助各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具体用于支持以下建设内容: 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排水与节水设施、田间道路、农田防 护及其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自然损毁工程修复及农田建 设相关的其他工程内容。 (4)实施期限:2025 年。 (5)执行单位:各级农业农村部门。 条件提升、水 产苗种生产、生产服务保障等方面开展。 (4)补助标准:中央财政给予分类分档支持(每个试点 0.8 亿—1 亿元)。中央财政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试点相关公益性基础 设施的新建、改造和整治维护,原则上 70%以上用于养殖生产基 础设施条件提升和水产苗种生产能力提升;池塘养殖补助标准中 东部地区不超过 3000 元/亩,西部地区不超过 5000 元/亩;工厂化 养殖和水产苗种生产补助比例不超过其项目总投资的 关于开展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试点的通知》(农办渔 〔2023〕8 号)。 (2)补助对象:通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审查并正式公布 的试点渔港经济区。 (3)补助方向:重点用于对渔港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进行 更新改造和整治维护。 (4)补助标准:中央财政对地方开展试点分类分档给予支 持,每个试点补助 1.5—2 亿元。中央补奖资金分年度安排,批 准试点的第一年每个试点安排补助资金 7000 万元。农业农村部、10 积分 | 131 页 | 895.65 KB | 1 天前3
数字乡村建设方案(32页 PPT)用数据和信息化手段赋能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将现场发 现的各类环境问题通过信息化 手段快速、便捷、准确的表达 并及时上报;自动分析上报问 题,自动推送问题到镇街主管 领导、问题所属社区书记及负 责问题处理的人员手中,使各 级、各类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获 知详情信息;问题处理人员将 问题处理完后,即时上报情况, 系统自动更新问题处理状态和 处理情况,自动形成环境整治 统计分析报表,直观展示环境 02 “ 数字乡村“ 社保 / 医保 个人办事 法人办事 听民声察民情 群众可通过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进行问题和 事项的反馈、上报。例如公共设备设施不到位、村 居环境差、环保整治不到位、安全隐患问题、扬尘 治理需整改等各类生活及乡村治理相关问题的上报 工作。公众参与反馈内容支持问题内容输入、现场 图片上传、具体位置定位,可直观地对现场问题准 确 真 实 性 进 行20 积分 | 32 页 | 38.17 MB | 1 天前3
2025数字乡村平台建设方案—打造1+3+N的数字乡村新亮点(57页 PPT)打造 1+3+N 的数字乡村新样 板 水位预警 现场视频 指挥调度 火情预警 18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 网格员巡查, 巡逻轨迹可视化,发现乱堆乱放事件上报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接收事件,派遣给包 村干部和村干部,组织现场清理,远程指挥调度;清理后的结果反馈至村领导;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过 程系统记录,实时生成工作台账。 数字乡村 – 解决方案 打造 1+3+N 的数字乡村新样20 积分 | 57 页 | 29.47 MB | 1 天前3
共 24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