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解决方案及产品(36页 PPT)缺乏漏水监管平台 u 生产自控水平低 u 数据不完善、不准确 u 财务、工程、资产等 业务办公低效 u 用电量居高不下 u 药耗增加 u 调度优化困难 u 人力成本 u 爆管 u 水质污染 u 水压不达标 u 突发性停水 u 服务意识不高 u 服务途径不健全 u 新技术利用率低 水务企业普遍面临的痛点问题 运营成本难以降低 客户服务能力滞后 经营管理效率不高 异常事件频发 制水 输配水 二次供水 水龙头 n 提升对水质、水压、水量的运行监测 n 节能、降耗、降低漏损及产销差 业务流程 主、次水源地 创新服务 新型模式探索 强强联合,用“业务 + 技术”在新的管 理模式上一起探索 数据共享 工作模式转变 落实对各类供水设施的日常巡查和养护; l 完善对输水管水压、水质和流量监测; l 实现对水泵、阀门、井盖和消防栓的远程监测或调控; l 重视对最后一公里输配水设施的监管; l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体系。 突发性停水 04 05 设施偷盗 目标三:降低异常事件发生率 事件频发解决策略 03 01 突发事件 02 水压不达标 水质污染 媒体大众 爆管 政府 政策10 积分 | 36 页 | 6.96 MB | 2 天前3
【推荐】智慧水务水利综合解决方案(46页)水公共服务 信息公开 “一网通办” 政民互动 便民服务 水工程设施及行业管理 水利 供水 排水 (含农污) 海绵 城市 工程建设 管理 安全运行 流域治理 水厂 管网运营 二次供水 水质管理 漏损控制 设施 运营 运行 调度 巡查 养护 水污水厂 及泥污 排水户 排水 许可 排污口 监督 考核 项目建设管理 考核评估 运维管理 Industry Management 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各类废水直接大量排放 至水体,从而引发水体黑臭等问题。 奥格智慧排水解决方案针对当前排水行业面临的两大棘手难题(内涝和黑臭),以国家政策需求 为导向,以企业高效运营为基础,以城市运行安全和河湖水质达标为目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 据、CIM等前沿技术,站在城市排水管理者和运维单位的角度,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针对性、实时的 体检,通过“五个一” (物联监测网+基础数据服务+基础支撑平台+业务管理系统+APP)的建设,辅助 运行管理和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数据库 基础数据库 地理数据库 监测数据库 业务数据库 多媒体数据库 ··· 数据交换与共享 数 据 层 标 准 规 范 体 系 信 息 安 全 与 运 维 保 障 体 系 水位 水质 流量 雨情 气象 物联感知网 闸门远控 泵站远控 视频监控 终端控制 ······ 其他 感 知 层 云管理平台 (虚拟机/容器) 计算 资源池 存储 资源池 网络 资源池 安全 资源池20 积分 | 46 页 | 22.47 MB | 13 天前3
雄安新区零碳园区设计标准2 给水管网应采取避免漏损的有效措施,宜采用综合管廊统一设计,管网 漏损率不得大于 9%; 3 应划定供水分区,适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布置供水设施,保证 各供水分区间设施集成共享、水质统一、相互连通,互为备用; 4 宜设置集中二次增压供水方式; 5 宜建立供水管网综合信息数据库,包括管网数据采集系统、运行调度系 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网数学模型,并结合智慧水务系统,实现管网漏损的智 应稳步推进初期雨水的收集与处理工作,合理设定截流倍数,并应通过 设立初期雨水调蓄池、构建截流干管等措施,强化对初期雨水排放的调控及污 染防治; 3 非传统水源的水质处理工艺应根据源水特征、污染物和出水水质要求确 定。宜使用水质达标的非传统水源进行绿化灌溉、道路冲洗、冷却水补水、景 观水体补水等活动。园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应达到 30%; 4 非传统水源供水系统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供水管道应设计涂色 应充分利用园区开放空间,结合蓝绿空间布局,为园区提供综合生态服 务功能,及休憩、防护等其他相关服务功能; 3 应保证区域水环境的可持续综合利用,保护湿地和地表水体,湿地资源 保存率应达到 100%,保持地表水的水量和水质,并考虑园区湿地二氧化碳净汇 与甲烷排放之间的平衡关系; 4 应采用雨水入渗和调蓄措施,使开发后场地雨水的外排总量不大于开发 前的总量,宜采用辅助模拟技术手段优化雨水系统和雨水环境。0 积分 | 67 页 | 675.15 KB | 3 月前3
智慧水务节碳增效平台建设方案(25页 PPT)表 能 耗 拓 扑 电动阀门 生 产 监 控 流量计 液位计 摄像头 基于水务中台的一体化应用系统 水厂生产数据、设备监测数据 水质监测数据、管网监测数据 目标驱动:集团领导、业务部 门和职能部门拥有各自的数据 维度和观察视角 问题洞察:通过设定的规则和 机器学习能力主动发现业务运 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提出预 警10 积分 | 25 页 | 5.67 MB | 2 天前3
智慧能源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方案(78页 PPT)行监控、异常快速响应、养护管理等提供有 效 的数据支持 ,快速洞察设备的报警信息及定位,进行及时抢修,减少损失 • 对管线的整体布局和局部详情进行可视化查看 ,对管网压力、水位、流量、流速、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预警 3.1 3 • 管道异常时,如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爆管,系统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自动远程关停水泵等设备,杜绝隐 患 • 分段管网控制,弹框展示管网运行信息以及阀门开关状态,可远程操控开启 选择目标参数,弹窗查看参数曲线及历史曲线记录 , 可选择时间统计区间 挖掘站房特有重点参数,及时发现并处理参数异常状况 , 保证站房设备长期稳定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3.1 6 • 例空压系统:设备组平均压 力 水质监测 压缩空气纯 净度 环境温湿度 / 设备温 度 站房运维记录 … … 重点价值参数挖掘 历史数据曲线查看 进水 平台支持用户通过类似“搭积木”的简单方式来完成自己所需要 呈20 积分 | 78 页 | 23.01 MB | 2 天前3
2025零碳园区建设方案(53页 PPT)水浸传 感器 氧气浓度 探测器 网络摄 像机 生态圈其 他产品 数据 中台 红外双鉴 探测器 声光报 警器 温湿度 变送器 SF6 浓 度探测 器 DTU 设备 水质监 测设备 精密 空调 烟感探 测器 网络存 储设备 UPS 设 备 门禁 设备 语音对 讲设备 除湿机 土壤监 测设备 排风扇 雨量监 测设备 标准继电器接口 空调 万度 ,减排 1.6 万吨二氧化碳 n 特点:包含光、水、充 ,以及智慧化的管理平台 ,既能提供清洁电力和充电服务 ,还能遮挡阳光 ,有效 抑 制池内水体藻类的生产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提升入江水质 n 意义:南京市首个“光伏 + 水务 + 充电桩 + 低碳管控平台 ”示范项目 ,项目 的 成功开发、建设 ,为水厂类优 质综合能源项目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极具在同类型业务场景复制推广价值10 积分 | 53 页 | 6.98 MB | 2 天前3
智慧管网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92页PPT)如果第一时间能做到以下几点,悲剧将不会发生 北京 • 在易积水的区域内排水泵站布设的更合理 青岛 • 输油管道压力变化后自动关阀 长沙 • 井盖丢失后能在最短的时间被发现 兰州 • 在输配环节能及时地监测到水质变化 所以问题的根源是:我们现有的管网“不智慧”,没能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智能控制。 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共同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 国办发 〔 201420 积分 | 92 页 | 34.75 MB | 2 天前3
园区能源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园区中水站内蓄水池及水泵加装液位传感器和交流接触器等设备,把中水站 运行状的通过 485 总线传输到现场安装的数据采集器,通过数据采集器将运行状态传 输到监控中心。 如若中水站无检测水质设备,可安装中水监测设备及远传水表,将中水水质状况 参数及处理中水情况上传至监控中心,实时掌握中水参数数据。 27 从被分析样品中释放的氨气转移到测量池中,重新溶解在指示剂中,这将引起指示剂 颜 色改变,然后用滴定剂进行滴定指示剂,即可获得 NH3-N 的浓度。 技术参数: 方法依据:国家标准 GB 7478-87《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3414 积分 | 160 页 | 8.30 MB | 6 月前3
园区能源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园区中水站内蓄水池及水泵加装液位传感器和交流接触器等设备,把中水站 运行状的通过 485 总线传输到现场安装的数据采集器,通过数据采集器将运行状态传 输到监控中心。 如若中水站无检测水质设备,可安装中水监测设备及远传水表,将中水水质状况 参数及处理中水情况上传至监控中心,实时掌握中水参数数据。 27 园区能源管理解决方案V3.0 3.6.1 中水站在线监测系统图 从被分析样品中释放的氨气转移到测量池中,重新溶解在指示剂中,这将引起指示剂 颜 色改变,然后用滴定剂进行滴定指示剂,即可获得 NH3-N 的浓度。 技术参数: 方法依据:国家标准 GB 7478-87《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34 园区能源管理解决方案V3.0 测量范围:100~1000 mg/L NH3-N。 准确度:±10% 。 重复性:±10%。 测量周期:10 积分 | 150 页 | 5.05 MB | 6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7月刊)》制标准外,与产生工业 排放装置的消防设计所执行的标准应一致。 9. 2. 2 给水系统宜与现有的给水系统合用。当现有的给水系统无法满足要求时,应就 近选用城镇自来水、地下水或地表水。生活用水的水质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 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的有关规定。 9. 2. 3 排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水系统宜与现有的排水系统合用 2 排水系统应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进行划分; 排水系统应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进行划分; 3 废水和生活污水应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 9. 2. 4 循环冷却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GB/T 50102 的有关规定。 9. 2. 5 冷却水的水质要求及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T 50050 的有关规定。 9.3 建(构)筑物 9. 3. 1 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安全疏散、消防救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31 — 再生热耗以及电耗应分别进行计算: 式中: ——捕集系统单位二氧化碳再生热耗(GJ/t CO2); ——进入捕集系统减温减压后的蒸汽质量流量(t/h); ——出捕集系统再沸器后的冷凝水质量流量(t/h); ——进入捕集系统减温减压后蒸汽焓值(kJ/kg),可参照 GB/T 32224 执 行; ——出捕集系统再沸器后的冷凝水焓值(kJ/kg),可参照 GB/T 32224 执20 积分 | 166 页 | 19.90 MB | 2 天前3
共 19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