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数字化矿山技术解决方案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267 6.5 矿井水文监测子系统.............................................................................................. 产几乎没有实际应用的案例或报道。 1.2.2 国内发展现状 上世纪 80 年代,煤矿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 DBASE 数 据库管理系统、BASIC、FORTRAN 等算法语言开展地学信息(包括 地质、测量、水文、储量及“三量”管理)、采矿信息的数据库管理、 多元统计方法在矿山的应用、地学和矿压参数的预测预报、通风网 络的解算、矿山的优化设计;利用 AutoCAD 进行矿图的绘制研究, 矿井设计算法的研究;另外也利用 等开发工具针对矿山地测专业从底层设计或者二次开 发;具有很强的自动制图功能,与 AutoCAD 等软件相比,图形的修 改和绘制效率大大提高;引用网络和多用户管理,采用商用 DBMS 管理属性,实现了地质、测量、储量、水文、煤质等矿山空间信息 10 数字化矿山(自动化监控、三维综合管理平台)方案 高效管理;采用文件方式管理图形,数据库和图形系统松散结合; 逐步向 WebGIS 发展,实现了图形属性信息查询的专业10 积分 | 798 页 | 40.68 MB | 6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分办法围岩不稳定,对采掘影响较大 50 8 煤层自燃 倾向 — 不易自燃 100 0.05 自燃 80 容易自燃 60 9 瓦斯等级 — 低瓦斯 100 0.10 高瓦斯 80 煤与瓦斯突出 60 10 矿井水文地质 条件 — 简单 100 0.10 中等 80 复杂 60 极复杂 40 11 冲击倾向 — 无冲击 100 0.02 弱冲击 80 强冲击 60 12 煤尘爆炸 危险性 实现矿井资源/储量、可采煤层、断层及陷落柱构 造、水文地质、瓦斯地质、工程地质、开采条件等 应用可视化,指导优化矿井安全高效绿色建设与生 产 现场查验,1 处不符 合扣 2 分 8 地质模型能够接入地质技术与装备采集生成的地 质素描、地面井下钻探成果、物探、采掘工程等数 据,实现地质模型快速更新与修正 现场查验,1 处不符 合扣 2 分 4 地质模型的精度满足智能化采煤、智能化掘进、智 能化水文监测等系统的需要 现场查验,1 6 应具备隐蔽致灾因素预测预报功能,能够对采掘过 程中前进方向地质构造预测预报 现场查验,1 处不符 合扣 4 分 4 具备基于地质模型与工程数据模型对煤矿地层、地 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它地质 条件、地质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展示功能 现场查验,1 处不符 合扣 2 分 6 GIS 平台:采用统一的虚拟化资源池,使用管理系 统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能够对矿井地质数据进行 关联10 积分 | 61 页 | 1.56 MB | 2 天前3
智慧煤矿建设现状与发展方向(198页PPT-中国矿业大学)矿井数字化三维可视化系统 矿井信息化管理软件( ERP ) 5 个 中心 安全 监测 中心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管理系统 顶板与矿压监测系统 井下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矿井水文监测系统设计 矿井高清工业电视系统设计 粉尘监测与防治系统设计 矿井应急水处理系统 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矿井安防系统 5.1 智慧煤矿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五、智慧煤矿总体建设路线 5.1 )基于大数据的水害预警云服务平台 水害事故发生前,涌水量等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大数 据研究,研究涌水量(监测流量、水仓水位、排水量等)、水 压、水位、水温、水质、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声音、水文地 质、气象条件等与水害事故的关系,提出预警模型,进行水害 预警。 5.4.1 煤矿重大灾害预警与专家决策系统 水害预警云服务平台架构 水害预警主界面 水害预警专家决策界面 5.4.1 矿灯房的工作人员实时的了解该矿灯充电架的一些重要信息。 5.5.5 安全监测中心 1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2 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管理系统 3 顶板与矿压监测系统 4 井下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5 矿井水文监测系统设计 6 矿井高清工业电视系统设计 7 粉尘监测与防治系统设计 8 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9 矿井安防系统 5.5.5.1 安全监控系统 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通知,煤30 积分 | 197 页 | 44.91 MB | 2 天前3
智慧煤矿解决方案(41页 PPT)应 用 智 能 煤 矿 大 数 据 湖 数 据 源 采 / 掘工 作 面监控系 统 运销管控 系统 生产 设 备 地理 信 息 水文 地质 瓦斯 抽采 井下作业 视频 云 融合 通信 e 压 矿 压 人 员 热 据 … AI 12 标准层 标准表 1 标准表 2 标准表 3 时间,定位等 组织 D7 、 职能,编制等 设备 ( 采据、捉开、给排水、供 电通风等 ) 重大设备, ( 皮带车磅等运输设备 物资 耗材种类、库存、消耗 采购等 矿体 地质、水文、储量等 环境 瓦斯、粉尘 . 温湿度、 矿 压 . 风速,微震等 经营 产量、采购合同、仓储 物流等 数据源 生产 生产调度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设备自控系统 打印管理 排水 移动终端流程图展示 移动终端生产信息推送 移动终端视频显示 4 数据分析 采煤机与支架回放 采煤机行走轨迹 工作面推进量分析 安全监测数据分析 水文监测数据分析 5 智能联动 瓦斯报警联动 水仓水位超限联动 设备故障联动 人员超员超时联动 局扇断电联动 3 远程控制 主运输 供电 排水 供水 通风20 积分 | 41 页 | 9.95 MB | 2 天前3
智慧矿山(煤矿)项目建设整体解决方案等开发工具针对矿山地测专业从底层设计或者二次开发;具有很强的 自动制图功能,与 AutoCAD 等软件相比,图形的修改和绘制效率大大提高; 引用网络和多用户管理,采用商用 DBMS 管理属性,实现了地质、测量、储量、 水文、煤质等矿山空间信息高效管理;采用文件方式管理图形,数据库和图形 系统松散结合;逐步向 WebGIS 发展,实现了图形属性信息查询的专业 Web 服 务;具有地表地下空间三维可视化功能等。 在煤炭发展黄金 XX 有限公司 2、智能管调中心 生产管理中心,主要包含安全、生产、调度管理类子系统,通过基于实现 对“采、掘、机、运、通”整个生产业务流程中地质、测量、水文、储量、“一通 三防”、采矿辅助设计、机电设计、设备选型等的完全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并 且基于二/三维 GIS、虚拟矿井平台,实现智能化矿井主要管控过程的可视化展 示、分析和操作,实现矿井生产 矿山安全中心主要包含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类子系统,并通过深度挖掘智能 化矿井数据库的数据,综合分析和利用,开发煤矿安全生产动态诊断模块、煤 矿应急救援指挥模块、水害危险源识别、预测、预警模块等等。完成对危险源 (如瓦斯、水文、火灾、矿压等)、作业环境、地质构造、设备故障等的动态 分析和预测。并在实现重大危险的早期预测、预警、预控基础上,根据应急预 案选择最佳处理流程。 4、运营管控中心 2230 积分 | 1295 页 | 44.77 MB | 3 月前3
【推荐】智慧水务水利综合解决方案(46页)实时雨水情、风险预警、应急响应 值班值守、洪水防御保障、洪水预演 流域“一张图” 工程设施、水雨工情、视频监控、专题图层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工程概况、巡查巡检 调度运用 数 据 底 板 模型平台 水利专业模型 水文模型 水力模型 调度模型� 智能模型 遥感识别 视频识别 语音识别 可视化模型 自然背景 水利工程设施 流场动态 三维可视化模拟 二维可视化模拟 河流湖泊 植被 建筑 水利数据模型 水利网格模型 非接触测量;抗干 扰能力强;量程大; IP68防水等级 窨井雷达水位计 市政窨井、明渠等 地地的水位监测 一体化设备无需外 接RTU;无测量盲 区;可充电;IP68 防水等级 压力式水位计 城市供排水、水文 勘探、电厂、矿山等 地的水位监测 可靠稳定;适用范 围广;IP68防水等 级 多普勒超声波 流量计 渠道、河涌及城市 管网等地的水位、 流速监测 适合满管和非满管 测量;可测双向流 速;IP68防水等级 位、流速监测 非接触式测量,维 护成本低;抗干扰 性强;IP68防水等 级 雨量计 城市、村落、山区、 学校等地的雨量监 测 不锈钢材质、耐用 性强;性能符合国 家标准相关要求 遥测终端 水资源、水文、水利 等 行 业 的 数 据 采 集、传输、存储 支持数据双发;支 持自发、应答、唤醒 等多种工作模式; IP68防水等级 16 奥格科技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一套涵盖“标准建设-数据勘测与采集-数据建模-融合建库”在内的20 积分 | 46 页 | 22.47 MB | 13 天前3
雄安新区零碳园区设计标准资源条件分析 分析项目可利用的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禀 赋 生态安全格局 分析区域绿地廊道、自然山水资源、地形地貌、生态斑块等因素 气候条件分析 收集雄安新区温湿度、水文、风向/风速、太阳辐射等各类气候因 子,以及有关通风廊道设置、热岛强度控制等要求 市政基础条件 研究燃气、热力、给排水、电力、信息通讯等方面的供应能力与未 来发展预期;评估园区新增负荷对区域设施的影响;研究新建园区 4.2.3 园区用地布局应遵循统筹、紧凑、职住平衡的发展原则,按照“功能混 合、产城融合”要求进行设计,合理安排居住用地,职住比宜控制在 0.8~1.2。 4.2.4 园区应保护场地原有的水文生态特征,结合规模、布局结构、景观风貌 等特征,合理布局生态景观空间。 4.2.5 园区应构建级配合理、功能完善的道路系统,设置与园区功能相适应的 路网密度。 6 4.2.6 4 现行地方标准《雄安新区零碳园区评价标准第 1 部分:公共建筑园区》 提出,园区空间布局和场地设计应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依托场地地形地貌、 生态环境、水文条件、植物景观等基底条件,综合考虑淀水林田草等要素,尽 可能保护原有水文特征,加强对区域河湖、湿地、池塘、溪流等水体自然形态 的保护,禁止填湖(河)造地、河道硬化、截弯取直等,水体岸线自然化率不 应低于80%,保护自然生态排水系统0 积分 | 67 页 | 675.15 KB | 3 月前3
2025年福建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问题研究报告福建省海上风电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 在福建省海上风电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以下方面: 2.2.1 海域环境条件的影响 福建海域自然条件严苛,福建海域年均遭遇 3-4 次台风袭击,最大风速可达 60m/s(17 级),海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冬季季风期浪高普遍超过 5 米,有效施工窗口期不足 福建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问题研究 | 13 | 180 天 / 年;福建省内通航环境复杂,福建海域有外航路、中航路、内航路以及两岸直航 导致竞配项目上网电价较低,项目收益较其他省份偏低。根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 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 2023 年度》,不同场址条件下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成本差异较大,福建由于受台风等极端风况的影响,且海洋水文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项 目建设成本最高,达 12600 元 / 千瓦,项目整体的经济性较低,不利于海上风电全产业 链的发展。市场消纳方面。福建省本地消纳空间有限, 根据电力平衡分析,结合电量平 认证等服务平台;二是海上风电核心技术设备有待突破,远海柔性直流输电设备关键技术、 超长柔性叶片设计与制造材料问题紧迫,适应福建深水海域的船舶有限,高素质的人才和 工人紧缺。核心技术设备存在“卡脖子”问题,深远海风电气象、水文、工程地质等综合 环境调查装备与省外、国外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海上风电数字化设计基础受限于国外 BIM 基础平台,海上风电大数据产业链系统尚未建立。风机 - 塔桶 - 基础一体化设计仍未 实0 积分 | 36 页 | 841.03 KB | 2 天前3
智慧矿山数据中台建设及管控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井工煤矿生产过程,主要的工艺流程: 掘进 – 采煤 – 运输 – 提升 – 原煤 – 洗选 – 成品 – 装运; 其它的辅助系统,例如: 通风、压风、排水、供电、安全监测、人员定位、工业电视、水文监测、防火、降尘; 1.2 煤矿行业生产工艺介绍 露天煤矿,主要生产工艺过程 整理制作郎丰利 单机自动化监控系统 全矿井综合 自动化系统 数字化矿山 智慧矿山 单个煤矿现场生产环节 监测监控10 积分 | 49 页 | 23.49 MB | 6 月前3
智慧矿山建设规划方案生 产各重要环节的综合实时监控和监测。该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 容: 1)安全环境综合监控系统,本项目设计在已有煤矿安全监管执 法与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上,扩展煤矿矿压监测、火灾束管监测、水文 监测、压风自救监测、供水施救监测以及紧急避险监测等子系统,形 成对煤矿安全生产环境的综合监测监控和报警,保证生产的正常进 行,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损失。 2)生产过程动态监测系统,整合煤矿生产、运输、通风、供电、 11801 标 准实施。 ( 二 ) 应 用 系 统 建 设 1、 安全环境综合监控系统 >建设目标 在已经建设完成的煤矿安全监管执法与决策支持系统上集成煤 矿矿压监测子系统、火灾束管监测子系统、水文监测系统、压风自救 监测系统、供水施救监测系统、紧急避险监测系统,最终形成安全环 境综合监控系统,融合各系统监测数据,实现对各系统的集中监控, 实现各类系统数据的综合评估和关联分析,实现统一报警。 具有强大的矿山测量数据处理功能,主要包括联系测量计算、 测量平差、贯通误差预计、各种投影变换和换带计算等,并能进行测 量预警。 ● 能够完成图形的裁剪、分离与拼接、能够根据图形组合,形成 井上下对照图、综合水文地质图等。 ● 对图形中所有对象如导线点、钻孔、采空区、硐室、水体、地 面建筑等都能够检索其特征信息和关联图形。 ● 能够利用测量资料或掘进进尺数据和回采进尺数据自动填图, 并计算工程量和产量。0 积分 | 146 页 | 1.99 MB | 3 月前3
共 20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