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分办法50 8 煤层自燃 倾向 — 不易自燃 100 0.05 自燃 80 容易自燃 60 9 瓦斯等级 — 低瓦斯 100 0.10 高瓦斯 80 煤与瓦斯突出 60 10 矿井水文地质 条件 — 简单 100 0.10 中等 80 复杂 60 极复杂 40 11 冲击倾向 — 无冲击 100 0.02 弱冲击 80 强冲击 60 12 煤尘爆炸 危险性 — 处不符 合扣 1 分 3 (二)地质保障系统 1.必备指标 (1)具备完善的地质探测技术与装备,地质数据、工程 数据实现数据化存储与应用。 (2)建有地质信息数据库,能够为煤矿其他业务系统提 供地理信息服务。 2.评分指标 按表 1-3-2 评分,满分为 100 分。按照检查存在不符合要 求的项目进行扣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 表 1-3-2 智能地质保障系统评分指标 项目名称 基本要求 器及设备,能最大程度降低人工作业量;地质探测 设备能够进行数据的自动采集、上传与智能分析 现场查验,1 处不符 合扣 4 分 20 能够对井巷工程、回采工作面等的煤系地层的岩性 结构、地质构造、富水性、煤层厚度(含变薄带、 无煤区)、陷落柱、顶底板岩性及顶板离层情况等 地质现象进行精准探测,并形成标准化资料成果 现场查验,1 处不符 合扣 3 分 15 地质模型构建 与应用 (55 分) 地质数据的共享服务:具备地质空间数据库,能够10 积分 | 61 页 | 1.56 MB | 1 天前3
煤矿数字化矿山技术解决方案......................................44 3.3 高精度透明化三维动态地质模型和巷道建模...............................................................48 3.3.1 矿井三维地质模型的自动构建................................................. .................................................................................52 3.3.3 高精度透明化三维地质模型的动态生成............................................................53 3.4 面向多部门管理与信息共享应用的管理模型..... ...........................................................................234 5.5.3 煤矿安全生产三维仿真培训与地质构造透明化 3D 环幕显示系统................234 5.5.4 综合布线工程...................................................10 积分 | 798 页 | 40.68 MB | 6 月前3
全栈式智能解决方案,打造智能矿山新高地AR/VR 等技术形成人机混合增强智能。 2021 年 4 月 自然资源部 《智能矿山建设规范》(报批稿 ) 对金属、非金属矿山、煤矿等矿产资源确立了智能矿山建设的一 般原则 ,规定了在地质与测量、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开采、 选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智能协同管控等方 面实现智能化做了基本要求。 2021 年 6 月 能源局、矿山安 监局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 煤矿智能化体系。 体系,实现开拓设计、地质保 障、采掘(剥)、运输、通风、 洗选物流等系统的智能化决策 和自动化协同运行,井下重点 岗位机器人作业,露天煤矿实 现智能连续作业和无人化运输。 2021 年 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 :建成 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 化示范煤矿 ,初步形成煤矿 开拓设计、地质保障、生产、 安全等主要环节的信息化传 播、自动化运行技术体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亿欧智库 10 1.3.3 新动能:智能化是实现安全、绿色低碳矿山的重要手段 u 矿山一直是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 ,但由于矿山数量众多 ,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具有较高复杂性 ,安全管理是矿区管理难题之一。智能 矿山通过灾害预警、事故仿真研究、实时监控等技术和方式 ,大大减少危险隐患。 u 在“双碳” 目标下 ,低碳、绿色成为矿山发展的新动能10 积分 | 52 页 | 6.98 MB | 6 月前3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勘探解决方案(石油大数据、智慧石油、油气勘探、油气大数据)41页 PPT源头数据采集质量提升 我们的数据在快速增长 开发月度数据历史复算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采油工程数据库稳步运行 测井、动态监测数据库广泛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建立 完井报告与作业井史数字化成果形成 地质完井总结 和作业施工总结 文档库 形成 今天的我们已经开始重视大数据建设工作,并已经形成了一定层次的信息成 果………都在应用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数 据 应 用 401.00 份 5.87 11 平面图 100.00 12 档案室其他资料 2000.00 13 其他数据库 2000.00 合计 5668.18 根据粗略统计, XX 勘探公司公司现有地质研究核心数据 5.6TB 的数据量,冗余数 据总 量约 50TB 。 现有数据分析 ZQY ZQY Carben 采油厂 测井二次解释 Forward.Net 分公司 EZLog 分公司 地震解释 GeoFrame 分公司 Discovery 分公司 地质绘图 StratFrame 分公司 Geomap 采油厂 地质建模 Direct 分公司 Petrel 爱国版 …… ① 软件独立运 行 专业软件的推 广及利用率仍 需提升 专业应用服务方面 - 专业软件的推广及利用率10 积分 | 41 页 | 11.34 MB | 1 天前3
智慧矿山(煤矿)项目建设整体解决方案透明化矿山和矿区的构建技术.....................................................................................110 3.7.1 高精度地质体建模..............................................................................................110 ................................................130 3.7.6 基于地质模型的平、剖、三维动态修正更新技术..........................................131 3.7.7 透明瓦斯地质三维建模技术....................................................... 些模型,系统能够在统一平台下集成处理二维和三维地质、测量、开采设计、 计划编排、调度管理等专题图形和信息。 (2)研究并开发了系列化的二维、三维核心数据处理方法,如图形或属性 的存储、绘制、编辑、查询、输入、输出等。 (3)为矿床品位的估算和块段设计研究了先进的数学处理方法,如地质统 计学方法。 (4)矿床构模技术水平伴随着信息及计算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提升。在数 值矿床模型方面,先后有面向地质统计学的块段模型、面向层状矿体的网格模30 积分 | 1295 页 | 44.77 MB | 3 月前3
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计划智能采煤工作面 地质保障通用技 术要求 基础 2027 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煤炭行业煤矿安全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西安煤科透明地质科技有限公司、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 适用范围:适用于井工煤矿采煤工作面地质保障工作。主要技术内容:规定了 智能采煤工作面地质保障的相关技术及要求,涵盖资料收集、井下地质观测与 编录、综合地质探测与监测、地质数据综合解释、工作面地质建模、智能采煤 截割模板生成、回采地质分析及地质预报相关方法、技术与规范要求。 / 54 能源 20250054 井工煤矿立井提 升智能化通用技 术要求 工程 建设 2027 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煤炭行业煤矿安全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等 适用范围:适用于立井提升设备及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制造。主要技术内容: 规定了井工煤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煤科透明地质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适用于智能化矿井建设中水害信息的透明化工作。主要技术内容: 规定了煤矿水害防治信息透明化的基本技术路线,包括数据库建设、水文地质 建模、采掘扰动、监测数据管理、监测信息三维显示、预警系统的构建、治理 工程的更新、治理效果的检验等。 / 59 能源 20250059 煤矿采掘工作面 瓦斯地质图编制 方法 方法 2027 年10 积分 | 80 页 | 1.06 MB | 1 天前3
电网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思路方案(33页 PPT)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输电线路及其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测和模拟 ,结合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实时监控灾害风 险点 ,提前识别潜在隐患 ,确保输电线路在复杂地质环境中的安全、稳定运行。 n 数据利用率低 电网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历史数据 ,但其利用率较低 ,未能有效挖掘数据中潜在的设备运行机理 ,难以为故障预警和设 备 健康评估提供准确支持。 n 输电线路地灾威胁 输电线路所经过的区域地质环境复杂 , ,常面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加之线路巡视和灾害监测难度大 ,实时预警和灾 害 评估能力不足 ,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灾害应对带来极大挑战。 融合背景与必要性 2/2 ©CSG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04 融合的关键挑战 ©CSG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全要素多物理场建模难题 从电磁暂态到经济运行 ,如何实现一体化高保真建模? 预测模 型 ,实现覆冰情况的精确预测 ,帮助运维人员及时 了解风险 状况 ,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针对极端气候条件下输电通道沿线频发的地质灾害, 通过整合多维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 ,对输电线路的地 质 灾害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利用 GIS 数据、地质勘探数 据和 气象数据 ,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分析监测数据 ,识别潜 在的地 质灾害风险区域 ,并预测其可能的影响。为灾害预 警、风险 评估和应急响应提供科学依据,20 积分 | 33 页 | 3.13 MB | 13 天前3
智慧煤矿建设现状与发展方向(198页PPT-中国矿业大学)2. 随掘随采精准探测地质信息系统 3. 智能快速掘进和采准系统,矿井通风、供排水、主副 运智能系统 4. 工作面智能开采系统 5. 危险源智能预警与灾害防控系统 6. 矿井机电设备设施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系统 7. 煤矿地面分选运销与生态建设智能系统 8. 煤矿物联网智能专家决策管理系统 三、智慧煤矿关键核心技术 智慧煤矿重点研发关键技术: 1. 精准地质信息系统及随掘随采探测技术与装备 电磁辐射和红外辐射等。因此,通过大数据研究,研究矿山压力、 微震、地音、电磁辐射、环境温度(监测环境温度、风速、地面进 风温度、设备开停等,排除风量、地面进风温度、机电设备开停等 影响)、赋存条件、地质构造、采掘位置、采煤方法及工艺等与冲 击地压事故的关系,提出预警模型,进行冲击地压预警。 5.4.1 煤矿重大灾害预警与专家决策系统 冲击地压预警云服务平台结构 ( 1 )基于大数据的冲击地压预警云服务平台 自动、实时地观测煤矿井下、地面不同区域、不同含水层 ( 段 ) 的水压、水 位、温度、流量等与水文地质相关的物理参数,可快速、准确地反映煤矿水情 动态变化情况; 通过预警功能设置,系统能自动分析现场实时监测数据进行相关辅助决策。实 时监测的水文数据、历时数据由数据库管理,通过企业内部的局域网或 Internet 可方便实现煤矿水文地质信息的多级共享; 具有联网功能:实现分析数据共享,并可实现与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联网,且为30 积分 | 197 页 | 44.91 MB | 1 天前3
智慧管网总体设计方案(27页 PPT)管理、管输及剩余能力管理 运行及设备管理 数据管理、维修维护、建立专业设备管理系统、检测与监测、风险管理、故障管理、备 品备件管 理 本体风险管控、第三方破坏风险管控、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应急维抢修智能化、基础数 据及管理 提升 管道管理及维抢修 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环境保护 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收入结算管理、税价管理、资产管理 8 ( 二)总体设计 二、管道全面泛在感知 根据线路及站场的风险管理需要,结合动态风险评价、线路完整性评价、设备可靠性评价方法对状态监测的数据需求 , 在管道本体及附属设施、地质灾害、站场设备设施的风险地段及部位安装感知终端,并采用公共网络与管道光纤结 合的传 输通道,实现泛在感知能力全面提升。 9 ( 二)总体设计 三、大型天然气管网全局全时段优化 • 线路管理部分以管体及周边环境感知技术为手段,全面感知管体及周边环境的风险状况,实现管道安全预警的集 中化、可视化,进一步强化预警反馈,实现决策分析智能化。推动管道基础数据及管理提升,支持本体风险管控 、 第三方破坏管控、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水平提升,支持应急维抢修智能化。 全面感知 风险管控 PIS 系统 业务层 中油管道数据中心 PIS 数据库10 积分 | 27 页 | 3.53 MB | 1 天前3
延长油田地理信息与勘探开发协同工作平台解决方案(25页 PPT)资料下载: www.1ppt.com/ziliao/ 3 油田数字化决策与智能 化管控 地质解释 钻井工艺 测井解释 地理信息 生产优化 数值模拟 • 数据整合 • 业务整合 • 打破管理技术隔 阂 • 综合论证 开发决策数字化 --- 重大方案论证 油藏工程 地质建模 3 油田数字化决策与智能 化管控 借助数据挖掘及专业系统分析,在平台上实现了数字化井位部署与调整。 集输情况 井位部署 模拟现场 应急指挥 专业应用 数据获取 油藏地质 研究 油藏工程 方案 地面工程 方案 一体化专业工作流程 生产动态远程掌控 信息化综合决策 实现了一体化研究工作流10 积分 | 25 页 | 4.42 MB | 1 天前3
共 43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