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算力增长促进绿电消纳算力需求持续攀升的大背景下,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AI 应用落地带动数据中心用电量加速提升。从整体耗电量角度来看,AI 应用范围的拓展将带动算力需求 的提升,进而推动用电量规模的加速提升。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23 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规模约 1500 亿千 瓦时。同时,根据 IDC 对我国算力增长的预期,到 2025 年我国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有望增长至 86EFlops(FP32 精度)和 展规划(2024-2030 年)》规划 中 20 个、合计规模 765 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 为了支持公司争取海上风电资源,公司控股股东国信集 团牵头组建联合体参与了本次竞争性配置申报。近日,国信集团收到《关于印发江苏省新一轮海上风电 项目配置结果的通知》,国信集团牵头的联合体中选并获得 155 万千瓦的项目开发权。 【中绿电】 10 行业动态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10 积分 | 14 页 | 1.56 MB | 1 天前3
2025异网异构边缘算力系统总体架构研究报告-中国铁塔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移动设计院、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所有并受法律保护,任 何个人或组织在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引用本报告中的文字、数据、 图片或者观点时,应注明“来源: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 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设计院、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否则 将违反中国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对此中国铁塔股份有限 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设计院、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 目前,产业界与学术界对异网异构边缘算力系统的研究 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新的架构和应用模式正在不断涌现。 本研究报告为阶段性成果,尚待持续完善,诚挚期待读者批 评与指导。 参编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院、中国移动设计院、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参编人员:郭宇辉、麻文军、窦笠、何杰、潘三明、聂 昌、贾平胜、张民贵、闫亚旗、徐佳祥、魏华、董玉池、付 韬、王哲、王计艳、王艺晨、魏亮、方辉、孙玉刚、尹鹏0 积分 | 23 页 | 645.11 KB | 1 天前3
生态环境部:2025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何 捷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邵朱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有限公司 李永亮 吴立新 齐曙光 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 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报告作者: 蔡博峰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朱淑瑛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严 妍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曲 洋 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魏 涛 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 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王梦迪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叶行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吴亚盼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顾问组: 王金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 贺克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邹 工程师 炼铁分会主任委员 戴永立 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研究员 孔祥忠 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 崔素萍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顾宗勤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 杨天剑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魏 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 陈文会 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 免责声明 若无特别声明,报告中陈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生态环境部 环境规划院和能源基金会的观点。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和能源基金会不保证本20 积分 | 146 页 | 23.98 MB | 19 天前3
生态环境部:2025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邵朱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有限公司 李永亮 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 吴立新 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齐曙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蔡博峰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朱淑瑛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严 妍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陈潇君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赵路正 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曲 洋 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魏 涛 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 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王梦迪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叶行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吴亚盼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免责声明 若无特别声明,报告中陈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生态环境部 环境规划院和能源基金会的观点。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和能源基金会不保证本 原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 张建良 北京科技大学二级教授、中国金属学会 炼铁分会主任委员 孔祥忠 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 顾宗勤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 魏 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 戴瀚程 北京大学研究员 李文军 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 王世兴 中国铝业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李玉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信息能源所0 积分 | 139 页 | 4.23 MB | 19 天前3
工业4.0与MES的发展使能:软件中的算法与规则(数字化知识); 本质:数据自动流动,并因自动流动而形成知识泛在; 目的:消除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 约束:给定时空场景; 价值:优化配置制造资源。 Stephen J. Ezell (是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资深分析师) : 先进制造并不等同于智能制造 在本质上,先进制造包括两方面的概念:先进产品的制造,以及先进的、基于 信 息通信技术的生产过程。而智能制造则主要指的是后者。 《 201610 积分 | 40 页 | 1.63 MB | 6 月前3
【推荐】智慧水务水利综合解决方案(46页)连续8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 首批广州市“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扶优计划培育企业 广州市创新型试点企业 中国区域卓越IT服务商 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影响力企业 中国数字服务暨服务外包领军企业--百强企业 中国信通院泰尔实验室CIM软件自主可控S级 CMMI-5级 高新技术企业 甲级测绘资质 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符合性证书) 中国AAA级信用企业 全国质量诚信5A级品牌企业 纳税信用A级纳税企业 互通、共享共赢”产业 生态圈,携手客户及行业伙伴,共赢数字时代。 共建产业生态 战略合作伙伴 华易智美 HUAYI CAPITAL 中国科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信通院等,开展科技研 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合作。 研究机构代表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河海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开展产学 研合作。 高校代表 全国各级住房和城20 积分 | 46 页 | 22.47 MB | 13 天前3
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体系TBM 施工过程中的难题,突破传统解决方案的极 限。随者融合的不断深化,基于精确建模、高效分析、 实时优化的数字孪生快速发展,实现对工业对象和工业流程的全 16 面洞察。东方国信基于非稳态、多相、多物理场的数值模拟仿真 技术、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以及工业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建立 虚实映射、实时监控、智能诊断、协同优化的数字孪生,实现对 工业实体设计和工艺流程的仿真及优化,在炼铁,工业锅炉,水10 积分 | 21 页 | 968.12 KB | 6 月前3
华为技术—智慧矿山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和实体经 济进一步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当前,数字技术已普遍进入生活、生产各个领域,5G、AI等技术正在融入各行各业。前不 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指出,中国数字经济同比 增长16.5%,体现了数字技术正在加速融入实体经济。从结构上看,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 约为40%,而领先的发达 国能神东煤炭(以下简称“国能神东”)作为 国家能源集团的骨干企业,进行了前瞻性、系 统性、战略性谋划,将全力构建能源(煤炭) 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架构体系,支撑能源体 系的数字化转型。华为公司(以下简称“华 为”)是我国信息技术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煤矿军团作为专业团队,志在打造世界一流智 能矿山解决方案。国能神东与华为煤矿军团达 成合作,目的就是立足工业互联网,研发攻克 煤矿智能化深层次难题,打造亿吨级智能化矿 会、煤矿企业、科研院校共同努力下,技术 创新和标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在标 准制定方面,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推动制定 了 智 能 化 控 制 系 统 、 生 产 辅 助 系 统 等 9 2 个 相关领域的标准,指导在全国信息化技术标 准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下成立矿山大数 据行业组,并组织编制《智能化矿山数据融 合共享规范》等,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进一 步完善。 “三个统一”的智能矿山工业 互联网是加快智能矿山高质量10 积分 | 58 页 | 18.86 MB | 6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025年微网优联5G全连接工厂年)》、《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 2022 年工作计划》。 2022 年 9 月,工信部组织印发了《5G 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明确了 5G 全连接工厂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 2022 年 10 月,中国信通院发布了《5G 全连接工厂建设白皮书》,研究 提出 5G 全连接工厂相对具体的建设实施方案。 截至 2022 年底,5G 应用的案例数量已经超过 5 万个,可见 5G 行业应用 已经和各行各业发生了一些化学反应。0 积分 | 23 页 | 3.30 MB | 19 天前3
入局零碳园区助力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60页 PPT),也是深化低碳 省份试点、 积极探索零碳排放发展 模式的重 要抓手。 园区高质量发展面临困境 ,零碳园区成为关键突破 口 零碳园区创建的必要性 零碳园区发展阶段及发展特征 资料来源 : 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 前瞻产业研究院 零碳园区全方位融合碳中和理念 ,概念包括碳减排、 能源体系优化、 低碳技术、 数字化等发展路 径 零碳园区为碳中和背景下新型园区的终极发展阶段 ,助力园区转型升5 积分 | 60 页 | 7.03 MB | 19 天前3
共 15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