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一代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白皮书-中国南方电网频率选择性衰减问 题,采用 Bit-Loading、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显著提升信道容量满足低压载波 融合多业务场景下的大数据量传输需求;另一方面,开发基于 IP 协议的新型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将成为可能,进 一步拓展其应用场景。此外,在推进新一代载波技术产业化发展方面,还需要加速制定统一频段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化 发展和跨 新一代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助力新型电力系统 技术白皮书 图 2-2 新一代载波网络架构图 表 2-12 通信速率估算 注:估算时,假设应用层报文封装开销为 30%,物理层传输效率为 80%,网络评价路由层级为 5 层(对应 5 跳报文传输),同时存在 2 个相邻通信网络。 业务类别 业务内容 网络规模 / 个 应用层合计速率 / kbps 单网络物理层 合计速率 /kbps 多网络物理层 合计速率 /kbps 有重大的价值,需要提前布局。 4.1 新一代设备 4.1.1 工作频段扩展 4.1.1.1 技术概述 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环境具有噪声干扰强时变性、负载变化随机波动的特征,现有宽带载波通信出于传输距离、 兼容性等方面考虑,仅允许全台区使用单一通信频段,频段资源利用率低。新一代载波技术各通信节点间可以根据信道 情况自适应选择合适的通信频段,并允许利用全频段进行通信,以提升通信速率。新一代载波可选通信频段见表10 积分 | 24 页 | 4.88 MB | 2 天前3
新华三智慧矿山技术专刊(H3C)能力,把不同维度的业务数据进行拉通,保证经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能力中心的整体数据拉 通与展示分析。 一个融合能力中心工程 新华三矿山数字大脑 “一张网”融合有线(工业以 太网)和无线(Wi-Fi 6\5G\ 物联接入)的多维度传输 系统 煤炭安全是生产安全、经营 管理安全和信息安全的综 合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降 低甚至解决“三个不统一、 三个两张皮” 融合安全、生产、决策、 调度、后勤、经营等六大 维度的能力中心 “一个平台”基于人工智能、 调度 经营 智慧化矿山 三条 主线 四个 工程 八大 能力 煤机装备及生产智能化主线 矿山安全风险监控智能化主线 矿山生产经营管理智能化主线 有线传输网络系统 煤矿双重预防体系 基于智能云化承载平台 经营决策管理中心 无线传输网络系统 安全避险系统 监管/装备/生产/研究 安全运营指挥中心 一张融合通信网络 一个融合安全管控平台 一个融合支撑平台 一个融合能力中心 新华三 智慧矿山 控制 工作面高清视频 监控 煤矿井下有瓦斯等爆炸性气体,用于 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必须是本安型电 气设备。 掘进机、采煤工作面采煤机、液压支 架、刮板输送机等移动设备,需要通 过无线传输技术,保证数据的实时回 传,未来还将实现远程控制信令的快 速下发。 作业环境恶劣,事故风险高,地面控制 中心需要对井下采掘情况实时监控和 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同时无人驾驶 等新型智慧矿山技术应用,也对网络通10 积分 | 37 页 | 8.26 MB | 6 月前3
2025异网异构边缘算力系统总体架构研究报告-中国铁塔涵盖软 件层面的算法处理能力,如数据预处理、实时分析、智能决策等算法 的效率和准确性。 边缘算力为各类实时应用提供了算力底座,通过在靠近数据供需 两侧的位置提供数据处理能力,大幅缩短原始数据传输距离,从物理 层减少延迟产生的因素,最终大幅降低端到端延迟。人工智能的训练 和推理过程需要大量算力,鉴于各领域终端设备自身算力较低,智算 中心实时性较差,边缘算力成为未来承载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载体。 加强各应用业务标准化接口与协议适配,建立跨设备协议对接机制, 利用 ONNX Runtime 等框架实现模型跨平台部署,在边缘节点可将深 度学习推理速度提升,使用轻量化中间件通过异步优化消息传输,降 低边缘设备内存占用。最后,边缘算力系统实现端边云协同与弹性扩 展,通过大量边缘节点构建泛在算力服务能力,支持大模型推理的弹 性调度,算力管控平台可动态匹配任务与算力资源。 靠近用户提供 全局算网资源视图,依 托传输连接管理、边缘算力协同实现算网资源统一调度,并通过标准 化云边协同接口实现与上层系统的无缝对接。其中,算力发现与通告 模块用于实现异构算力资源统一注册、动态发现及全局通告,构建实 时资源目录以支撑算力协同调度。链路状态分发协议(BGP-LS)是收 集、分发和传递算力资源信息的协议,使网络能够基于计算资源的状 态进行智能路由决策。传输连接管理模块支持跨域协议及协议转换,0 积分 | 23 页 | 645.11 KB | 2 天前3
智慧煤矿建设现状与发展方向(198页PPT-中国矿业大学)(GB/T51272-2018) ,标准由煤炭 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和中煤科工集团北 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 二、智慧煤矿技术架构 智慧煤矿应基于一套标准体系、构建一张全面感知网络、建设一条高速数 据传输通道、形成一个大数据应用中心、开发一个业务云服务平台,面向不同 业务部门实现按需服务。 设计基本原则:网络融合安全、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交换、功能协同联动 二、智慧煤矿技术架构 智慧煤矿整体建设内容(基本): 1 智慧煤矿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5.2 网络传输与通信联络系统 5.3 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 5.4 煤矿安全生产大数据移动互联平台 5.5 数据中心、调度指挥中心、智能控制中心、 安全监测中心、生产运营管理中心 智慧煤矿建设目标: 在物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矿山“人、机、环”数据智能化精准采 集、网络化传输、规范化集成 建立统一的集成控制平台,实现生产全过程一体化智能控制、经 移动通信 广播通信 信息发布平台 一体化通信调度平台 1 个平台 智能集成控制平台 一体化生产控制系统 一体化生产管理系统 1 个系统 煤矿大数据及云服务系统 煤矿安全生产数据网络传输体系 大数据煤矿重大灾害预警与专家决策平台 基于大数据的煤矿关键设备故障诊断与远程维护平台 基于专家系统的煤矿安全专家知识库 煤矿机电设备生产企业技术服务知识库 基于云计算的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综合数据库30 积分 | 197 页 | 44.91 MB | 2 天前3
智慧矿山信息系统解决方案(89页 Word)..........................................58 3.5 视频传输网络设计 .............................................................. 61 3.5.1 传输网络系统建设要求 ...........................................61 3 整个矿山系统所涉及的信息过程,特别是矿山系统多体之间信息的联系和相互 作用的规律。 在统一的时空下,通过对矿山人、机、环境进行实时三维数字化测控,完 成矿山所有信息的实时自动化采集、高速网络化传输、规范化集成、三维可视 化仿真、自动化运行和智能化决策。通过矿山数字化建设使整个矿山具有自我 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使矿山的人、机、环境处在高度协 调的统一体中运行, 实现整个矿山生产管理过 应急救援管理系统 生产调度管理系统 重大危险画意管 生产作业现精 就例具院是是 现代化矿井(井工矿、露天矿)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标准 信息采集与感知 无线传输技术 传感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 IEEE802.15.4 UWB 定位技术 多媒体 NFC0 积分 | 89 页 | 3.37 MB | 3 月前3
工业4.0与数字孪生(20页)字孪生是对工厂环境中实际情况的准实时虚拟复 制。实际生产流程中部署了数以千计的传感器, 共同收集各个不同层面的数据,包括生产机械的 行为特征、半成品(厚度、颜色质地、硬度、转 矩、速度等)以及工厂内部的环境状况等。该等 数据不断传输至数字孪生应用程序,并由该程序 完成数据聚合。 从根本上讲,数字孪生是以 数字化的形式对某一物理 实体过去和目前的行为或流 程进行动态呈现,有助于提 升企业绩效。 制造业如虎添翼 3 数 存在异常情况。企业可根据此类对比分析结果展 开调查,并对实际生产流程进行一定改革。 这就是图1力图呈现的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交互 作用。这一过程体现了数字孪生所具备的巨大潜 力:数以千计的传感器持续开展重要检测,并向 数字化平台传输数据。数字化平台进而开展准实 时分析,通过比较透明的形式优化运营流程。 图1的模型呈现了五大驱动要素——物理世界的传 感器和促动器、集成、数据和分析,以及持续更 新的数字孪生应用程序。以下是对图1这些构成 清单10、企业系统和设计规范等。其他类型的 数据还包括工程图纸、外部数据源连接以及客 户投诉记录等。 • 集成——传感器通过集成技术(包括边缘、通 信接口和安全)达成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 的数据传输。 • 分析——数字孪生利用分析技术开展算法模拟 和可视化程序,进而分析数据,提供洞见。 • 数字孪生——图1的“数字化”层面是指数字 孪生本身。该应用程序综合以上所有要素,建 立物理实体和流程的准实时数字化模型。数字10 积分 | 20 页 | 913.83 KB | 6 月前3
2025基于AI双碳”源网荷储智慧综合能源平台建设方案(45页 PPT)冷热费 降低 CO2 排放 综合能源管控系统(云) 综合能源管控系统(场站级) 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 信息流 控制流 客户价值 应用场景 主要功能 工商业园区 采 集 器 智慧城市 能源侧 集 器 缘 采 边 缘 学校 能源分析 能源告警 智能运维 能源预测 多能互补 可视化仿真 节能电费 / 冷热费 降低 CO2 排放 应急供电、供热、供冷 提高能源利用率 智慧城市 无线传输 能源侧 综合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场站级) 综合智慧能源管控系统(云) 分布式光伏 微风发电 电储热 电储能 信息流 控制流 客户价值 主要功能 有线传输 边 缘 学校 岛屿 医院 17 边缘 控制器 电储热 电储能 边缘采集器 分布式光伏 能源预测 智能运维 可视化仿真10 积分 | 45 页 | 4.70 MB | 2 天前3
市级智慧能源节能监管数字化能耗监测平台建设方案(147页WORD)....................................................................................40 3.5.1 数据采集与传输管理................................................................................................. 计导则》 (建科〔2007〕249 号) 5、2008 年 4 月,住建部发布的: ①《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 ②《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 ③《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 ④《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技术导则》 ⑤《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验收与运行管理规范》 体系的要求,包括访问限制、日志记录、防病毒、信息传输等方面整体安 全体系。 系统整体架构如下图: 3.3.2 采集系统架构 34 市级智慧能源节能监管数字化能耗监测平台建设方案 城市市级能源管理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器采集计量仪表 的数据。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解析、数据验证等简单的计算处理,再通过 数据传输系统将数据传送至能源管理平台。 各类能耗企业及公共建筑的能耗数据从计量仪表传输至数据采集器,采集器将处理10 积分 | 228 页 | 5.82 MB | 2 天前3
智慧电力案例集(2025)-华为AI驱动智慧电厂建设新风向,织出智慧电厂“安全网” P51 智慧电厂升级:华为FusionCube超融合携手广东粤电惠州大亚湾打造数智化电力新生态 | 输变电 | P55 “光动脉”崛起!海南电网携手华为部署100G OTN传输网络,打造海岛电力通信新标杆 P59 国网湖北电力携手华为,星河AI融合SASE解决方案护航全球首例5G短切片专网 P63 华为助力泰国MEA打造高可靠电力通信网络 P67 确保供电安全 测。 电网数字检测:电网设备的运行需要更快、更自主的检测和监管,以延长使用寿命并诊断未来问题。无人机(UAV)、雷达和由边 缘计算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始终在线传感器确保全面和准确的检查。对于非常长的传输线,低地球轨道卫星被用来在极端天气期间检查 线路,当无人机无法飞行时。 构建 万物互联的 智能世界 [ 行业观点 ] 图表 1 电力行业发展转型关键挑战总结 15 16 使能层 服务开放 。 一个例子是全光网络(AON),提供支持现场和实时 服务和能效的底层通信网络。节点之间的端到端传输,功耗 估计降低40%。 连接到如此多的设备,安全是一个真正的挑战,因此使 用了三层网络安全防御系统,而电力系统则采用设备级冗余 措施保护。 无处不在的感知和实时网络 从数据收集到传输、处理和分析,始终在线的传感和智 能构成了数字化过程的核心。物理网络与信息网络并肩运行, 正是这10 积分 | 53 页 | 13.67 MB | 2 天前3
煤矿数字化矿山技术解决方案................................106 第四章 数据传输与集成数据处理平台......................................................................................112 4.1XX 煤矿数据传输平台......................................... ..........................126 4.2XX 煤矿数据传输系统....................................................................................................127 4.2.1 传输系统设计...................................... ................................................................127 4.2.2 传输系统功能特点..............................................................................................127 4.2.3 各监测监控网络和以太网的融合10 积分 | 798 页 | 40.68 MB | 6 月前3
共 121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