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园区建筑路径(21页 PPT)
3.67 MB
20 页
0 下载
2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ptx | 3 |
| 概览 | ||
低碳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发展应用论坛 低碳建筑光储直柔系统探索与实践 01 形势政策 03 解决方案 04 案例应用 02 探索研究 目 录 建筑 40% 建筑领域是我国社会总能耗(折标准煤) 的三大领域之一 ,具有巨大的碳 减排潜力和节能潜力。 促进建筑产业快速向低碳、 绿色方向转型 ,探索新 型运营模式 ,是建筑业为 " 双碳 " 目标作出贡献的重要途径。 发展 方向 数字革命 数字化、 智能化双重化升级 建筑基因与数字基因双基因融合 建筑生态与数字生态双螺旋发展 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发言: “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 策和措施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 , 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低碳革命 形势政策 u " 双碳 " 目标下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的紧迫 性 l 全生命周期绿色建造 l 朝近零能耗方向发展 l 采用先进节能技术 “30/60” 双碳目标 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和行动方案 l l l 24% 36% 交通 工业 ... 《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 “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 《 “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 发改委 住建部 科技部 部委层面 生态环境部 《北京市 “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 《上海市绿色建筑 “十四五”规划》 《江苏省 “十四五”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划》 《河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 《雄安新区近零能耗建筑核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发展柔性用电建筑 ,开展城市低碳能源系统、 光 储 直柔新型配电系统应用 ,进行光储直柔系统关键 技 术、设备研究、 示范与推广 ,主动参与电力需 求侧 响应。 提升可 再 生 能 源 与 建 筑 一 体 化 水 平 , 部 署 “ 光伏 +” 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研究 开发“光储直柔 ”新型建筑用能系统等低碳 高效能源领域的新技术 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 筑规模化发展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 建设光伏、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 电 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 形势政策 u 光储直柔系统发展要求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 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中国建筑发展规划政策体系 ,对提升建筑运行智慧化、 低碳化、 资源化水平提出了新的需 求 中央层面 地方层面 国务院 雄安 ... 河南 北京 江苏 上海 01 形势政策 02 探索研究 03 解决方案 04 案例应用 目 录 如今为何推广用户侧低压直流? 探索研究 u 交流电 VS 直流电 低压直流行业相关标准 的制订正在快速推进 关键技术与核心元件的 瓶颈正在不断突破 能量传输高效、安全可靠 供电能力强 低压直流系统拓扑结构灵活 便于分布式能源能接入 低压直流生态产 业正在蓬勃发展 探索研究 u 直流配电应用在建筑中的优势 直流配电技术减少能源变换环节 ,提高能源消纳能力 ,是实现能源互联的高效方式 LED 照 明 直 流 家 电 数 据 中 心 电 动 汽 车 设备价格 不断下降 直流电器 日渐普及 交 流 接 入 VS 直 流 接 入 直流配电 发展条件 建筑光伏 规模扩大 能效提升 光储 直柔 01 光 - 清洁电 能(建筑资 源) 直 - 传输网 架(新型配 电) 02 储 - 调节资 源(系统支 撑) 柔 - 弹性负 荷(评价指 标) 03 建筑光储直柔系统 通过多序列电压等级低压直流网, 实现光伏、 储能、 直流负荷高效互联 , 充分利用可再生 能 源 , 实现能源自给率提升 , 降低对公共电网的依赖 , 同时 挖掘建筑与电网柔性互动能力 , 实现负荷柔性调控 , 支撑 公共电网的运行。 特征 5 :多元 柔性负荷 特征 4 :母线电压动态稳 定控制及调节 特征 1 :高比例 多模光伏 特征 2 :安全设计 储能系统 特征 3 :高可靠低压 直流配电系统 光储直柔系统主要特征 特征 6 :与城市电 网深度互动 探索研究 u 什么是建筑光储直柔 0 4 研 用 l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单位) 工程示范、 系统验证 l 清华大学 直流拓扑结构;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电 价政策及激励机制; 互动模式 学 2022 年 ,公司联合清华大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申报了国网总 部科技项目 “电网友好型低碳建筑 “光储直柔”系统互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从拓扑结构、 能量交 产 l 雄安许继电科综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 充电设备接口开发; 互动系统 软 件开发; 直流灭弧技术; 示范工程 建设 换技术、 自适应控制策略、 评价体系、 整体解决方案及示范工程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及验证。 l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l 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 源网荷储端口特性; 端口自适应控制; 系统稳定运行控制; 系统保护策略 探索研究 u 公司在光储直柔方面的研究探索 u 设备根据直流母线电压状态 , 自适应 识别并调整应用回路(储能、 充电桩、 负载) 的工作状态。 u 储能接口、 充电桩接口、 负荷接口 u 过电流保护 : 母线接通、 分断、 过 载 保护、 短路保护 u 远程操作: 合分闸 u 测量: 进出线电压测量、 电流测量 u 状态监控: 分合状态、 故障脱扣状态 u 通信接口: 485 接口 , CAN 接口 u 显示 : 功能设置、 状态显示等人机交 互 u 工作模式 : 并网模式、 离网模式、 现 场模式(手动控制) 装置功能 核心目标 → 应用位置 探索研究 u 关键技术 - 光储直柔如何实现“柔性” 光储直柔系统分布式电源接口设计 01 形势政策 03 解决方案 02 探索研究 04 案例应用 目 录 发展“光储直柔”系统 ,对于解决电力负荷峰值突出问题 ,以及未来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匹配的问题均具有 重要意义 ,提供面向建筑、园区、农村(台区)、轨道交通等不同应用场景的定制化光储直柔解决方案 ,在设计、建 设 及运行阶段提供全面支撑指导、关键技术合作应用 ,努力打造“源网荷储” 深度互联的新型用能系统。 选择洽谈室、 会议室等场景建设低压直 流电器应用示范区 ,降低建筑综合能耗 l 柔性负荷 园区 村镇 服务区驿站 解决方案 u 总体方案 提高低压直流智能微电网的运行稳定性、 改善低压直流系统电压质量 采用车 网互 动充电设备、建筑 / 道路直流 照 明 等技术 ,实现荷随源动 ,主动调节 利用屋顶、车 棚 等空间 ,建设光伏电站 , 接入低压直流母线 ,实现清洁能源消纳 充换电站 l 分布式储能 l 直流供电 l 分布式光伏 哨所 建筑 ... 1. 多能介质能耗监测 2. 用能与产出对比分析 ,制定最 优 生产计划 3. 实时监测各能源子系统运行数据 1. 经济用电调控策略 2.PDCA 闭环管理 3. 智能按需控制 1. 充当能效管家角色 2. 共享电工模式 3. 配电室智能化 , 降 低运维费用 1. 聚合柔性负荷 ,参 加 电网需求侧响应 2. 限电模式下 ,负荷 分 优先级供电运行 解决方案 u 关键产品 - 光储直柔管控系统 光储直柔 管控系统 碳指 标管 理 1. 生产情况与能耗消纳 2. 接入多能介质自动 生 成碳指标 源网 互动 用能 策略 智能 运维 光储直柔管控系统 全景 监视 拥有多端口能量路由器、 交直流柔性双向变换、 母线潮流控制器、 DC/DC 直流变压器、 直流断路器、 低压 开关 柜等系列产品 , 具备一站式系统集成服务能力! 解决方案 u 关键产品 - 直流设备 高安全 l 智能消防; l 浪涌抑制; l 绝缘监测; l 安全接地。 高效率 l 高效率电池选型; l 三电平 PCS ; l 主动均衡 BMS ; l 节能变压器; l 内部电缆连接优化。 低成本 l 电池成组优化 l 舱体布置优化 l 系统方案优化 l PCS 多机并联; l 质量与成本兼顾 智能化 l 海量数据 处 理; l 全景大数据 分析; l 界面友好交互; l 无缝对接电网系统; 远程智能运维。 储能系统 高可靠 l 舱体环境热仿真; l 控制策略优化; l 调度快速响应; l 系统冗余配置; l 电池寿命管理; l 恶劣环境适应。 解决方案 u 关键产品 - 储能设备 高安全、 高效率、 高可靠、 智能化、 低成 本 通过能源物联网技术 , 实现系统智能监控、 智能化运行 , 让空调系统各个部件构成一个整体 , 相互感知、 协调 , 整个 系统 以最优状态运行。 解决方案 u 关键产品 - 中央空调用能优化系统 人体感应 定时器 光线感应 智能网关 智能面板 中控电脑 办公室 / 生产区域 ● 在靠窗的区域 ,结合人体感应和光线感应控制从而充分利用 自 然光源 , 实现只有在人在且光线不够时才开灯。在办公区 的内 区 ,通过人体感应或本地面板进行控制。 ● 在工作时间相对灵活的区域 ,采用人体感应控制 ,做到无人 关 灯。 ● 通过中控电脑监视、 控制各办公室灯光。 公共通道 / 大厅 / 电梯厅 ● 上班时间段定时控制灯光开关;下班时间段人体感 应 控制灯光。 ● 自然光线变强时,可自动将灯光关闭,节能;自然光 变暗时,根据 人 员活动情况自动开灯。 ● 与消防联动,在出现消防报警时,可实现公共区域 灯 光强切或强点功能。 解决方案 u 关键产品 - 智慧照 明 系统 地下车库 ● 在车流量大的时段和车流量小的时段分别定时控制 不 同数量的灯光 , 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 同时车库管理 员 也可通过智能面板进行分区控制 , 管理灵活。 01 形势政策 03 解决方案 02 探索研究 04 案例应用 目 录 项目内容: 主要内容为直流微电网配电系统建设 , 利用建筑配置的光伏幕墙、 储能系统、 直流照 明 系 统、 直流充电桩、 直流空调系统、 数据中心等。 实现交直流混合微网的柔性互联和功率输送的灵活 控 制 ,构建以电为中心的新型能源系统 , 实现光、 储、 网等各种能源灵活接入和综合集成 , 充分 满足供 给侧多能输入、 消费侧多样用能需求。 大同能源革命科技馆光储直柔项目 案例应用 感谢您的聆听 !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19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摘要报告--苏州中咨工程咨询